第一话:客家风俗之打糍粑~
客家人普遍有吃糍粑的习惯,无论平时或年节。一般是用糯米粉加水煮成糊,然后用手搓成长条,再用刀切或用手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糊团,再加白糖(红糖)及花生碎粒混蘸,糍粑即成。
但在揭西、五华、陆河、陆丰一带客家山区却另有一种糍粑的制作方法,叫“打糍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糯米蒸熟后放在石臼里,然后用一根大木棒反复用力往臼里夯,一直要把糯饭捣成糊状为止。
这一过程往往要由几个有力气的人轮流操作。此后的作法和前一种糍粑的作法一样。这种制作糍粑太花力气,所以叫作“打糍粑”。但它比前一种糍粑好吃得多,所以人们喜欢“打糍粑”。
第二话:客家风俗之~谚语集
客家谚语
1、勤劳节俭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勉励人们要爱惜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做事,如此才容易成功。
食死老公眠烂席:
讽刺只会依赖老公供养的懒妇。
后生唔做家,老欸正知差:
年轻时不节俭,到老就会后悔。
2、自立自强 好女唔贪嫁时衣,好男唔贪爷田地:意指好儿女是不需要父母的帮助,而能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事业和生活。
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
比喻敢作敢为敢担当。
牛角唔尖唔过冈:
比喻没有一定本事,不敢外出谋生。
3、务实求效 看山倒樵,看菜傍饭:比喻从实际出发,看待和处理问题。
打蛇打七寸:
七寸是蛇的要害。比喻做事要能掌握关键。
打屁安狗心:
原是说先放屁来安慰饥饿的狗,后指说些不实际的话来敷衍应付。
4、遵时守序 打得更来夜又长:比喻时间拖长了,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故凡事应及时进行。
莳田莳到立夏节,唔当上山去拗蕨:
莳田,插秧。唔当,不如。拗蕨,采蕨。说明早稻插秧宜在谷雨前,立夏就太迟了。
吂学行先学走:
讲小孩未学走先学跑,容易跌倒。比喻做事顺序颠倒,不容易成功。
5、崇文重教 家有千两黄金,不如藏书万卷:指书比黄金重要。
唔读书,瞎眼珠:
不读书、不识字,如同睁眼瞎。
读书肯用功,茅寮里面出相公:
指用功读书,贫苦人家也能出人才
第三话:客家民俗之美食篇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汉民族中一个重要的支系,客家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茶风俗。客家人的泡茶方式建立在潮州功夫茶的基础上,再结合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进行简化、创新而形成的的。
客家人人人爱饮茶,不论经济收入如何,家家户户都备有烧水用的茶煲和茶具。在过去,家庭较为富裕的客家人还会备有锡器茶壶。”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用茶壶泡完茶后,常放入用竹篾编织、里面垫有棉花的茶桶里保温。
红薯丝饭是从前井冈山区的传统主食,解放前,当地就流传着一首民谣:“薯丝饭,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首民谣反映了当年井冈山区的清贫生活和山区居民追求起码的温饱生活的意愿。
红薯丝,是将红薯加工而成。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后,将红薯洗净,用手刨成细丝,应先将大米下锅煮至五成熟。用筲箕捞出,此时才将干红薯丝拌于刚捞出的米饭内,用木甑蒸熟。蒸好后的薯丝饭,喷香津甜,初吃尤其觉得有滋味。薯丝与大米比例,可多可少,随主人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为一比一左右。解放前,黄坳、下七山区客籍人粮食紧缺,饭中拌入薯丝较多,甚至有“三根薯丝扛粒米”的形象说法,解放后黄坳、下七为林区,林区缺粮农户,多由国家返销粮食,主粮以大米为主,红薯多用来加工薯片或用作饲料。薯丝虽然比过去少了,但勤俭的客籍人民,有时也会晒点干薯丝,尝尝新薯丝饭,换换口味。
作者:老丹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