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繁荣兴盛的必由之路,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历史一再表明,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才能更深层次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前,对于陕西来说,开放显得尤为迫切、极为重要。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不仅是我们这个不沿边、不沿江、不靠海的内陆省份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谋势之举,更是我们求变应变、追赶超越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开放的步伐愈加稳健有力,加速从内陆省份向开放前沿转变,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丝博会”“杨凌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高规格的盛会为我们搭建起互通全球的舞台;往返穿梭的“长安号”让陕西连接中国内陆和中亚、欧洲市场的枢纽地位日渐凸显;自贸试验区大胆创新,为陕西扩大对外开放打造了更加强劲的引擎。“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国资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得益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正不断向优质高效领域加速流动。开放正在改变陕西。
不论是内外联动还是东西互通,不论是南下北上还是双向互济,沿着历史轨迹、循着现实脉络,陕西开放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一方面,陕西发展有较好的基础,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欠发达依然是我们最大的省情,经济外向度不高、发展不足、产业不优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省高质量发展。要更加彻底更加完全实现从开放的“大后方”向开放前沿的华丽转身,仍要抢抓机遇、厚植优势、补足短板、冲破观念束缚、打破利益藩篱,把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
要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难得机遇,涵养开放胸襟,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各类要素在陕西自由流动和聚集,不断畅通内外经济循环。要抓好外贸,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创新发展加工贸易,支持企业建设“海外仓”,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同时要抓好外资引进。
要抓好通道和平台建设。扎扎实实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等重要平台。特别是要用好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这个切入点,加快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形成更多融入“一带一路”的品牌。
要围绕“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的定位,在开放平台、开放通道、开放主体、开放环境等方面提出制度创新、项目支持、政策保障等一揽子措施,着力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特别是要加快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及成果复制,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西安、咸阳共建临空经济示范区,研究筹划高能级的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和会展活动。
彩云长在有新天。回望历史,开放始终是三秦大地上最鲜明的底色,锻造了赳赳老秦厚重包容的精神气质;展望未来,我们必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拥抱世界,如大鹏展翅一般,翱翔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