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南免税巨头,中国中免自2020年初至今已累涨超过235%,不仅跑赢了旅游综合指数,更是远远超过了沪深300指数。
尤其是在7月1日之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落地,带来了每人每年免税购物限额从3万元上调到10万元的重大利好。中国中免股价也是从6月中旬开始了疯狂的拉升。
受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的催化,2020年全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总额也达到了275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104%的增长。将离岛补购包含在内的销售总额则达到了325亿元。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专访中表示,希望2022年海南离岛免税份额可以占到中国人免税消费总额的10%,即1000亿元左右。同时他也期望这一比例可以在2030年提升至50%,也就是8000亿元左右。
在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而热门海外旅行目的地疫情仍较为严峻的情势下,海南无疑是内地居民旅游及消费的重要承接地,并将深度融入内循环。
沈晓明表示,大力发展旅游配套设施是海南接下来的发展重心。而海南的目标是未来每年接待游客2亿-3亿人次,到2025年实现2500亿-3000亿的旅游收入,而其中免税收入将占到70%左右。
01
两个机场、三张牌照、四家离岛免税店
中国中免由“中国国旅”更名而来,2020年5月,公司宣布收购海免公司51%的股权。目前公司是全球第四大免税业务运营商。
中国中免在资本市场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免税牌照稀缺,目前只有8张,分别被中免、日上、海免、珠免(格力地产)、深免(深圳免税集团)、中出服(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有限公司)、中侨(吉林中侨免税外汇商品有限公司)和王府井持有;而日上及海免先后被中国国旅纳入麾下,因此,8张牌照中的3张其实都在中国中免手中。
18/19年,中国中免在国内免税市场占据了近85%的份额,进入2020年后,由于与海免并表,中免在国内免税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90%,2020年中海南的4家离岛免税店都属于中国中免。
绝对的市占率使中国中免在供应商方面的话语权较强,目前已与超过1000个国际品牌建立的合作关系,较2020年底才入局的深免、海发控、海旅投目前可引进品牌数量的2-3倍。
另一方面,中免在海南布局的4家离岛免税店分别设立在了海内唯二的国际机场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以及市内高端度假酒店区、新海港周围,占据了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两大优越的地理位置。
02
免税店数量翻倍,适度竞争下将会催生新格局
之所以将中免的4家免税店称为“前4家”,是因为就在2021年元旦前,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四部委联合批复,同意在海南范围内新增6家离岛免税店。
也就是说,在2021年春节前,海南全岛将有10家离岛免税店,这10家免税店分属于5家免税业务经营主体,分别为中国中免、中出服、海旅投、海发控和深免。而最早获得离岛免税牌照的中国中免由于入场时间的充分优势,经营着10家离岛免税中的6家,规模优势明显。
其他4个经营主体免税店的加入,有望共同将离岛免税的蛋糕做大。
在政府调控下,免税市场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的可能性较小,但价格仍是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直接从品牌方采购的中国中免,较需要想国际免税运营商采购的其他经营主体有较大的成本及利润率优势。
总的来说,在免税政策的激励下,海南成为海外旅游及购物需求回流的重要承接地的趋势已非常明朗。
除了在2020年底增加了4个经营主体及6家离岛免税店以外,对免税品直邮到家等新政的尝试也在积极推进中。
6家离岛免税店的加入将把中免超过90%的市占率稀释至70%左右。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由于政策调控,新的运营商短期内很难抹平中免的供应链优势,因此不排除对于某些中免的优势品牌,其他运营商选择从中免进行采购或者与中免联合采购的可能性。
若海南离岛免税净利润在未来5年中可以维持在20%以上的高水平,海南免税总销售额预计可在2025年达到2500亿-3000亿元,与此同时,中免或可以实现2000亿元左右的总销售额。
而在免税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中免维持行业龙头的现况下,较大的风险可能来自于免税牌照发放量的增长。
截止目前,至少有百联股份、鄂武商A、岭南控股、大商股份、欧亚集团、步步高、海印股份等11家企业已经展开了对第9张“金牌”的申请或者正在推进相关工作,可见免税市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而吸引力的另一边则是会有更多的经营实体与更多的免税店落地海南,加剧竞争。
另一方面,即便是行业龙头,中国中免从2020年初至今市盈率已从不到40倍暴涨到了170倍左右,可以说非常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