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成为2021年的焦点之一。自3月12日起,《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也将正式施行,绿色包装、绿色物流、循环经济等成为关键词。事实上,去年以来,伴随各项政策出台,电商、物流纷纷行动,从绿色宣传、产品规范、回收流程等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培育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同时,也不断摸索着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记者从北京邮政局了解到,今年北京将在绿色物流上下功夫,例如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与过度包装专项治理,推广可循环包装等。
推进快递包装治理工作一年以来,北京通过推广电子运单、瘦身胶带等措施,全市行业节约纸张1万吨以上,胶带用量同比减少25%以上,具备条件的网点均已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包装源头减量和回收取得了一定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也将于近日施行。具体来看,《办法》要求,进一步细化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例如寄递企业使用包装物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使用有毒物质作为填充材料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企业未制定包装操作规范,或者未按要求备案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也预示着企业若要达到标准,需加大对绿色包装的投入。一位资深物流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认为,企业可以基于技术发展可循环使用的包装袋等产品,或者提高单个包装的利用率,或通过逆向召回循环使用等方式,来降低快递成本。
可以看到,从去年以来,除了邮政快递业,一系列关于塑料减量、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对商超、餐饮外卖等消费场景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关于做好商务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相继出台,将塑料制品使用和回收规范进一步压实。
不过,和超市、餐饮的包装物相比,电商物流的包装物更为复杂。电商物流除了涉及塑料包装外,还包括纸箱、泡沫箱等外包装,以及冰袋、薄膜等各类填充物,回收要素和回收条件较为复杂。在朝阳区的部分快递驿站走访时,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部分消费者会在驿站现场将包裹拆开,留下快递纸箱,而更多消费者会直接将快递带回家。
一位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由于门店面积受限,较难摆放回收箱,平日有十几个快递包装会被留下,如果有人来寄快递,会挑选较为完好的纸箱进行包装,“但很多包装会存在磨损的情形,而且大小不一定与物品相匹配,这也导致循环利用受限”。
在高校场景中,记者看到,已有部分企业在网点附近设置回收装置来引导学生。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个回收箱大约能放置200多件外包装。然而受困于包装物磨损和尺寸差异,日均3000件以上的纸箱回收率仅为30%。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多方共同建立回收体系才是重中之重,在多城市试点垃圾分类的政策背景下,企业应研究合理回收方式,加大对快递绿色包装的宣传力度。
据了解,在2020年7月,北京邮政局就曾联合北京市城管委召开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座谈会,就“快递业+回收业”的具体合作内容与方式进行交流。
可以预见,末端市场的回收机制将在未来进一步健全,而包装物也会在《办法》的约束下向规范、智能化方向演变,提升重复利用效率,来减负末端场景的回收压力。记者 赵述评 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