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以逝去21个生命的惨痛代价收场,在大家为遇难选手感到悲痛惋惜的同时,重重疑问依然待解:此次事故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是偶发意外还是潜在隐患暴露所致?越野赛的安全与应急管理情况如何?如何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赛事方应急准备措施引质疑
5月22日,2021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在甘肃白银举办,该越野赛每年举办一次,这已经是该赛事举办的第四年。然而在越野赛开始后,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多名选手因失温倒在了赛道上。
赛事补给简陋、对于恶劣天气没有应急预案、出现恶劣天气没有及时叫停比赛、救援力量不足,这些都让此次赛事承办方遭到诟病和质疑。在登山家、西藏户外协会常务理事十一郎看来,极端天气只是一个外因,在遇难事件中,更多反映出的是赛事组织方出现了问题。
“这种问题反映在赛事组织方对极端天气情况的不重视,以及对比赛叫停的不及时。”十一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野外要想了解天气情况,至少有两种成熟的方法,一是购买专业天气预报服务,二是通过专业的天气预报App。专业的天气预报服务可以做到指定高山区域48小时之内的准确预报和七天内的趋势预报,预报某地区不同海拔每小时的温度、风力、风速和降雨可能性。因此,即使是在高海拔遇到恶劣天气的时候,通过专业天气预报服务也可以提前得知。
根据甘肃白银气象局工作人员回应,5月21日气象局就成功预报了此次大风天气,并通知了马拉松主办方。
“哪怕提前几个小时、甚至提前几十分钟知道天气变化,组织方都可以立刻作出暂停比赛或缩短赛事并派出救援的有效安排。但是从这次事件来看,组织方似乎对天气的变化茫然无知,并且一直到出了事之后,才开始反应过来派人去接应救援。”十一郎说道。
除了应对恶劣天气预警滞后之外,组织方暴露出的对现场信息掌握滞后、赛场配置不合理、救援不及时等问题,也被不少人诟病。
越野跑爱好者赵洪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一般情况下,越野赛平均每10千米设置一个CP点(打卡点)。根据比赛线路图,此次赛事设置了九个CP点,危险情况主要发生在CP2与CP3之间的赛道,也是这次比赛最难的路段。
“组织方应该明白,在一些海拔高、坡度陡、信号差的区域,即使没有发生极端恶劣天气,也存在风险。组织方是否能多增加补给站点?哪怕增加几顶帐篷,增加几名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取暖措施,也能让遇到困难的参赛者找到一个避风避雨的地方。”在十一郎看来,在活动中避免伤亡和当伤亡发生之后最大限度降低伤亡,是赛事组织方应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不知道组织方有没有应急预案,但是即便有,看来硬件水平也是相当低的。”
赵洪乐曾经历过因天气因素越野跑赛事组临时修改路线和停止比赛的情况。“在2019年崇礼168超级越野赛中,因为雷击导致一人受伤,当时组委会直接强制所有选手停止比赛,等待雨停。2020年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因为中途下雨,168公里组后面有两座山的路线临时修改,避开了危险区域。这都是很好的应急方案。”赵洪乐说道。
高风险指数的越野跑
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发展迅速,赛事举办数量飞速增长,“跑马”爱好者群体日益壮大,越野跑这个小众运动也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但是相较于城市马拉松,越野马拉松对场地和参赛者的要求较高,风险也较高。
“越野跑跟马拉松完全是两码事。(城市)马拉松其实可以说是城市‘保姆赛’,路线简单、距离短、全程封闭保护,基本每两公里就可以补给一次水和食物。参赛者身后就有收容车,坚持不下去直接坐车退赛就行,完全无后顾之忧。”赵洪乐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相比之下,越野跑绝大部分是山路,很多地方无法通车,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即便展开救援,救援人员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到达。
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在越野跑中,参赛者往往需要根据赛事组织者的要求携带强制装备。如GPS定位装备、电量充足的手机、求生哨、急救毯、防雨夹克、保暖衣以及餐具水具等多种装备。但在此次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部分参赛者并未携带相应的保暖装备,无法应对狂风骤雨,“失温”成为引发伤亡的最大因素。
“越野赛都是有强制装备的。跑100公里越野必须要带的东西包括保暖的衣服、冲锋衣、口哨、保温毯等。但有些参赛者为了追求成绩,尽量轻量化装备,如果组委会不要求强制装备,有些人可能连保命的衣服都不带。先不说极端天气下雨刮风,晚上降温都可能被冻死。”赵洪乐表示,从此次事故曝光的信息来看,并未发现赛事组织者对参赛者有强制装备的要求。
越野赛路况复杂、环境多变,对参赛者的赛前准备和专业水平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赵洪乐说,百公里越野跑基本都是要跑一整天,而山区气候多变,有时会突然下雨甚至下雪,温度突然下降,昼夜温差也大。100公里以上越野跑的补给站大部分是10-15公里一个站点,因此需要自己带好补给和装备。此外,越野跑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便报名参加的。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百公里越野赛会要求参赛者近一年至少完成过两次全程马拉松或一次50公里及以上越野跑比赛。赵洪乐表示,从网上流传的事故现场图片来看,部分参赛者穿的是路跑鞋,大概率是跑城市马拉松的选手,没有越野跑经验。
行业赛事规范亟待完善
事故发生后,目前已有多项户外运动赛事宣布延期或取消。越野赛作为具有挑战性的运动赛事,也是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的环节。悲剧的发生也在提醒着我们,应当反思我国越野跑赛事在组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参赛者的资格审核是否严格?装备检查是否严密?赛事物资补给是否充足?安全保障是否完备?
4月8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对补给站、强制装备设置救援保障体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赛事需根据赛道情况、天气情况、补给站设置情况等条件,对选手提出强制装备要求,并明确了医疗、救援、收尾、收容组成的救援保障体系服务标准。
十一郎认为,此次事故的发生,不应该把责任归咎于参赛者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水平,做好赛事的安全管理和筹备工作。他建议,应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越野跑赛事行业运行规范,要求赛事主办方选择专业的机构进行赛事筹备和赛事组织,并对关键节点进行监督。另外,组织者还要针对各赛事的线路特征、气候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赛事组织者应承担侵权责任
“此次马拉松比赛属于群众性活动,活动的组织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许浩表示,赛事活动组织者负有安全警示义务、风险管理义务和及时救助义务。对于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要以明确醒目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全面提醒。如果活动组织者没有尽到上述义务,可以认定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那么,突发恶劣天气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许浩认为,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不可抗拒、不能控制的事情,如地震无法预测,但天气是可以预测的,并非不可抗力。对于此类赛事赛前签署的自甘风险协议,许浩表示,作为专业赛事组织者,必须承担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未尽责任就必须承担责任,协议无效。(记者 李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