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以为收视率会低呢,没想到周围人都天天等着看”“我妈一边看一边问我,唐朝诗人是不是李白最厉害……”这几天的论坛上,诸多热议指向一档最初并不被特别看好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16岁“诗词达人”到点评嘉宾,甚至主持人的串词,皆成热点。印象中,古诗词除了学生课堂学习,似乎离社会生活有些远。此番热潮,很是出乎意料。(2月6日《解放日报》)
这个春节,电视基本上被《中国诗词大会》“霸屏”了。无论在家团聚,还是走亲访友,如果恰逢诗词大会时间,几乎都放着这档节目。这档节目,真正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少有的老少皆宜。
乍看起来,这档节目的走红,有些出人意料。春节期间观众喜欢的综艺节目类型,不外乎“一笑二闹三跳四唱”——这也是当前市场供给的主要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听起来就很有“文艺范”,似乎曲高和寡。可事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受了时代多元多样的概念。拿文化供给来说,很多人往往认准庸俗流行主义,认为粗浅的才是市场的。可在事实上,公众也有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娱乐至死”。而这部分需求,却被有意无意地屏蔽。
“诗词综艺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远远不止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来还曾流行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非一味喜欢庸俗流行主义,依然有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只要传统文化找到好的表现方式,肯定受到欢迎,这是毋庸置疑的。
“诗词综艺热”是时代的声音,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创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对于传播机构来说,通过创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