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省市区陆续召开了地方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这其中既包括GDP增幅目标,也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目标。有媒体根据个别数据估算得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不少于45万亿”。更有人将之与当年的“4万亿投资”相提并论,造成人们谈“投资”而色变。然而事实究竟如何?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多少?比起往年来如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都实现了吗?各地方准备怎么用固定资产投资?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估值是怎么得出的?
想知道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预估值,用2016年已公布数字乘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增幅目标即可。
(注:各省市区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各地统计局,2017年预期增幅来自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据澎湃新闻统计,截至2月25日,全国31个省市区(不包含港澳台)中已有25省市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除山东、浙江、湖北、山西、上海、黑龙江);除辽宁、黑龙江外,其余省市区均已公布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
11.7%。
如果仅观察已公布数据的省市区,从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投资额最高的5省是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和河北,最低为西藏。从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来看,最高为新疆,高达50%,最低为北京的6%左右。除新疆外,其余24省市区增长目标平均值为
50万亿。
据澎湃新闻估算,除辽宁外,已公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的24省市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已超过
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30642亿元。因此,辽宁、黑龙江两省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计算得出。若将山东、浙江、湖北、山西、上海、辽宁、黑龙江7省市2016年数据与上述24省市区预估值相加,总额已超65万亿。此结果未考虑上述7省市2017年的预期增幅。若按除新疆外24省市区平均增幅11.7%计算,则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接近67万亿。
这个数值算高吗?
对比近12年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数据可以看出,这一预估值是符合近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从2014年便已超过50万亿,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注:近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走势。数据说明:各省市区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自各地统计局,2017年预期增幅来自各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当年的“4万亿”投资有可比性吗?
当然没有。前者是指,在一年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而“4万亿”投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的针对性投资政策措施。
据国家发改委公告显示,中国当年“4万亿”投资的去向是: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投资达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达3700亿,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达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3700亿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10000亿元。
多少省市区去年未完成固定资产增幅目标?
在计算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时,各省市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目标是一项重要参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项数据只是一个预估,有一多半省市区在年终时是无法完成这一目标的。
(注:此表单位均为百分比;2016年实现值、2016年目标值出自兴业研究报告;据上述报告,2016年实现值选用2016年各地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中红色为实际增速低于预期,绿色为实际增速高于预期)
据兴业研究鲁政委团队的《2017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超预期或许是特例》报告,对比2016年各省市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值和当年完成值可知,在有数据的25省市区中,最终完成值高于预期的只有9省市区,其余16省市区均低于当年预期,辽宁因为数据“挤水分”甚至为负。所以,仅通过地方两会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难以判断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走势。
澎湃新闻查阅了2017年各省市区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预期,与2016年增速预期相比较,在有数据的24省市区中,仅有新疆、辽宁、安徽3省区调高了预期值,11省市区降低了预期值,还有10省市区预期值持平去年。
各
仔细查阅各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可知,各地方一般会将固定资产投资用在诸如交通、能源、水网、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新区城区建设、地区内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
不少地区201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用途紧扣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京津冀三地报告中,就尤其强调“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北京今年不仅要继续坚定有序地疏解非首都功能,还将着重推动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规划建设,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天津将积极推进滨海-中关村(000931,股吧)科技园等园区的建设,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协同园区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加快“一基地三区”建设,在协同发展中发挥天津优势。河北则将借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深度对接,探索跨区域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曹妃甸区、渤海新区、正定新区等重大承接平台建设,确保接得住、接得好。
“长江经济带”战略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自然也是各省市明年投资的重点。如江苏提出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支持南京江北新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等载体建设,着力抓好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湖南提出促进洞庭湖区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构筑环湖路网、滨湖生态城镇体系、环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及和谐人水关系,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广西则强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广西“一带一路”重点突破工程,建设“一廊两港”。大力推进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新能源光电产业发展平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纳入国家“一带一路”在线重大项目库的28个项目,以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东盟跨境国际陆缆扩容等纳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工程清单的5个项目,加快建立“一带一路”项目电子化管理平台。青海也强调积极跟进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支持藏区发展等重大项目规划,加强沟通协调和衔接工作,争取国家重大项目和政策支持更多地向青海倾斜。
有不少地区提及将重点发力大数据、云计算工程。如内蒙古要建设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和“宽带内蒙古”。江西将大力推进南昌、上饶、抚州大数据云计算项目建设,推进鹰潭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和窄带物联网试点。贵州要打造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天津、河北要加快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广东将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陕西要支持西咸新区、延安新区大数据和云计算项目建设。青海则提出打造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宽带无线城市群”。
面对“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7省市区均提及了要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