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归国潮”(图源:深圳新闻网)
【海客说】
近来,杨振宁、姚期智两位院士“转籍”的消息引爆了舆论。当然,这并不是个例,背后是汹涌而至的人才“归国潮”,留学生便是其中一环。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呢?我国“留学赤字”有望被消除么?
------------------------------------------------
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正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空前“海归潮”的出现,预示着我国正处于“留学赤字”减少并趋向消灭的历史拐点。这一拐点的出现,大约源于四方面的原因。其一,国内育才用才机制在持续改善,有竞争力的“海归”回国后能够被市场发现,得以充分发挥用学所长;其二,留学生对国内发展前景的预判越来越趋于乐观,相较于欧美澳等中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无论在经济增长、人才容纳空间还是个人价值实现机会上,近年来国内已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其三,家国情怀浓烈,故土难离;其四,留学期间的近距离观察体验,对于国外教育、就业体制和社会形态有了更客观的评判。机制化的歧视、被固化的“他者”形象、美英等国的工作签证和移民门槛提高,也加速了“海归潮”的形成。
不过也要看到,尽管在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留学赤字”已大幅减少,但从“海归潮”的人员构成和所学专业上分析,中国由“智力净出口国”转为“智力进口国”仍有一段距离。留学归国人员中,尖端顶级人才、特别是有资格享受国家和地方人才工程项目资源支持的比例仍不算高,多数“海归”与国内毕业生相比已不具有竞争优势,且专业多集中于商科、社科、冷门学科和短期教育项目,要么与市场需求不尽匹配,要么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由此也出现了海归“去光环化”、薪酬水平下降、就业难等现象。假如以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相类比的话,可以说,“留学赤字”中得到较大改观的是高替代性专业、高替代性人才,高附加值、低替代性的专业和人才的进出口仍不够均衡。
当然,这种失衡不能完全以国家需要、市场需求这一视角看待。从根本上说,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对社会的贡献率,并非由学什么专业、是什么文凭决定。更何况,无论是否是尖端人才,留学人员的出去和归来,还行使着民间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代表着中国对外开放和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继续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互融,同时尽可能消灭“留学赤字”,让中国由“智力净出口国”转为“智力进口国”,这两个目标可以并行不悖。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前提是“聚”,需要建立起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够对应国家建设和市场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和师生评价体系,能够“有教无类”,能够跟踪国际前沿学术发展进程,自然会制造高素质人才,并对外来人才产生更大的“虹吸效应”;另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最终效应是“用”,相较国际水平而言,国内学术成果由研到产的时长仍然过长,对于国际人才的引进也仍有许多机制性障碍。打通国内外、体制内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梗阻”,学术知识才能共享,人才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海归潮”的出现和目前美欧泛起的极化和孤岛主义思潮,预示了中国实施更积极的人才战略的机会已经到来。抓住这个机遇持续优化制度环境,消灭“留学赤字”,由“智力净出口国”转为“智力进口国”,为时不远。(徐立凡,媒体时评人,海外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