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四月初都是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最揪心的日子,因为各家公司的财报、年报集中出炉了,今年也并不例外。然而最近有一条消息依然是引爆了朋友圈,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富士康交成绩单了。然而,最关键的是这份成绩单真的很不理想。
作为苹果公司一直以来的御用供应商,富士康的发展是一路高歌猛进,那些多达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超级工厂,成为了一个时代中国制造的代表,然而,根据富士康2016年的年报显示,2016年,富士康营收4.36万亿新台币(约合1436亿美元),同比下降2.8%。这是富士康1991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2016年,富士康净利润1513.6亿新台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486.6亿新台币(约合4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2%。
面对着1991年以来,营业收入的首次负增长,从小处说可以归结为苹果业绩的拖累,从大处说富士康是中国代工产业经济的代表,富士康业绩的不景气,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中国代工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中国制造怎么不行了?
一、中国制造为什么不行了?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企业借助低廉的原材料优势,低价的劳动力成本,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从而成功地承接了来自世界的产业转移,西方发达国家所有不赚钱的代工业务都纷纷转移到了中国,这些外贸订单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批带动力量,从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大量的东部沿海地区,就凭借外贸的订单和低廉成本快速发展起来,我们成本有优势,人口有优势,规模有优势,这三大优势一起集中构成了中国制造的增长动力。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只会代工,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就以iPhone手机为例,整个手机里面,玻璃屏是康宁的,基带是Intel的,内存是三星的,存储ROM是海力士的,可以说除了人工是中国的之外,整个手机的专业技术零部件都是国外的,核心技术的缺失让中国企业的利润水平极低,不少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利润水平长期在3%-5%的微利中徘徊,只要有一丝的风吹草动,就会给中国企业带来严重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用工成本却在快速上升,根据著名研究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在三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小时收入现在已高于除智利以外的任何拉美大国,并且已达到较弱的欧元区成员国水平的70%左右。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小时工资在2005至2016年间翻了三倍,达到3.60美元,而同期巴西制造业的时薪从2.90美元降至2.70美元,墨西哥从2.20美元降至2.10美元,南非从4.30美元降至3.60美元。
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在快速攀升,这些成本不断地挤压着企业的利润水平,富士康都没钱了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企业已经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在人力成本这样增长的大背景下,原先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我们的企业已经不是怎么赚钱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活下去的问题了。
二、中国企业怎么才能活下去?
要问中国企业怎么才能活下去?这个问题相信只要是懂点经济的人都会回答一个词:转型升级。的确,转型升级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但是到底怎么转?这就是问题了,瀚哥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谈转型升级实在太空,也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瀚哥觉得说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去寻找几个真正可以做的起点吧:
一是用好互联网基础工具。以前,在制造业领域一直流传着一个互联网的神话,这个神话就是一网就灵,无论是任何一家企业只要一沾上互联网,立马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短时间很好看的所谓企业互联网化往往是昙花一现,活的很快死的也很快。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互联网不是灵丹妙药,却是相当好的基础工程,中国互联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并且具备了基础设施的两大关键要素:无处不在和非常便宜。那么,对于企业而言所需要做的东西就非常简单了,做精你自己的产品,无论你是做玩具、做卫浴,还是做童装、做运动鞋的,做精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做精产品之后是用互联网工具降低成本,无论是宣传成本还是销售成本,互联网基础工程都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用尽一切互联网的办法控制成本,这才是企业破题的第一步。
二是改变原先的生产机制。中国制造业的工人既然已经很贵了,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这个就是改变生产机制,以前我们往往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造大量的产品,但是企业和消费者却是脱节的,消费者和生产厂商之间隔了多层的代理商,除非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否则在花了钱之后,消费者和厂商将会失去任何的关系。这个就导致了大量的厂商都是在试错,厂商不知道消费者究竟喜欢什么东西,生产的东西却往往不是消费者想要的。这个时候,厂商应该真正形成自己的柔性生产能力,借助互联网去触达消费者,像制造网红一样,制造属于自己的爆品,从而实现对于制造的升级。
三是服务消费者的消费升级。一直以来,外国人都在很奇怪一件事,这就是中国人怎么那么能买东西,在全世界各地的奥特莱斯,大量的中国人在疯狂的扫货,从日本的马桶圈,韩国的化妆品,瑞士的手表,美国的手机,意大利的包包,法国的香水,可谓是无所不买,甚至有段子说中国人买遍世界。这些东西中国没有吗?中国不能制造吗?我们都有,我们也都能制造,但是中国制造的产品似乎总是少了点什么,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需求了,中国企业要做的则是在原先大众化,一般化的生产基础上,真正提升自己的工艺,生产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东西,事实证明真正的好东西,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已经愿意为优质商品买单了。
用好互联网工具,打造爆品,实现产品的品质升级,这三点如果能够做到的话,企业活下去估计不难,甚至还有可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心,也许这个才是中国企业的求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