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载: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揠苗助长,在这则在中国无人不知寓言故事,在当今投资界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版本:苗儿必须拔,只要“名正言顺”;粮可以不收,反正“拔苗”这事儿,一定比种出来的粮食值钱。
以时下最火爆的共享单车为例,简单的商业关系构成让市场可以轻易测算出这一自行车租赁业务的即时营收与未来利基,说到底无非就是八个字:薄利多销,用户至上——这一准则符合任何租赁业务。但现在剥茧抽丝地来看共享单车,无论是摩拜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ofo超过2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全产业年投入超过3000万辆的天量产能,根本上讲述的都是一个故事:拔苗助长不为粮食,超速行驶全凭胆大。
3月1日,ofo刚刚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而在此之前的大约十个月时间内,共享单车迎来了资本狂潮:所有在中国投资界有名号的公司几乎都与共享单车产生了联系,如同一群嗅到了血腥气的鲨鱼,而共享单车产业,也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能够喂饱所有鲨鱼的肥肉。
本山大叔多年前在春晚小品《卖拐》里的那句经典台词终于有了更契合的用武之地:“要啥自行车啊?”对应着现在共享单车行业的产业与资本乱象,简直再合适不过了——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忽忽悠悠的,这个行业就突然飞了起来!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摆在那里:日益走红的共享单车项目,就是一个局中局、套中套的资本陷阱。
蚊子腿凭什么钓鲨鱼?
市场对共享单车的追捧超出了很多投资人的预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刘星表示:“我们之前觉得它可能优化和替代原来骑车的那部分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还激发出了原来不骑车的人的需求。”——虽然市场化的共享单车公司没有公开披露的经营数据,但从之前数年中政府主导的公益自行车项目来看,公共单车并不是一门赚钱的“好生意”,被激发的新需求显然很难支撑单一企业20亿美元估值的市场刚需。
在表面上,大街小巷充斥着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其已经成为现象级产品,但这种产品的利润空间,真的有诸多资本所期望的那么大吗?
首先来看共享单车的主体运营,以ofo为例,一辆单车的成本造价在200元左右,综合使用频次与消费水平计算,业界认为其3个月可以收回一辆车的成本,剩余的单车计次计时收费将为纯利润——但问题在于,中国并不具备如此大体量的共享单车消费群体,据公开数据,2017年,摩拜与ofo加起来至少会在中国市场上投放3000万辆共享单车。而这一数据的大背景是,中国每年有8000万辆自行车的产量,2500万辆的自销量,多余产能,只能出口——这就意味着,在早已饱和的中国单车消费体系中,仅在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必须要凭空创造出超过1.5倍的使用刚需才能满足日常运维,这可能吗?
其次,被寄予厚望的单车押金已经被证明并不具备在金融领域资金池一般的能量。押金模式原本可产生资金沉淀和银行结息,可这种模式也在马云投资的永安行免押金带动下摇摇欲坠,而地方政府对押金监管的收紧则彻底宣布了押金变现金流的梦想破灭。
在免押金趋势下,租金又微薄,盈利就更难了,按照“互联网思维”接下来的故事或该讲到大数据服务和广告投放上了。但即便是出行领域的前辈滴滴,目前都没能打通在这两个领域活力的空间,精明的资本方又岂会对共享单车充满信心?
更何况被共享单车搅浑的自行车制造业,根本上除了订单与营业额的增长,不会带来丝毫的产业升级可能,完全是一轮被资本热潮推动的低端产能爆炸而已。
主营业务无利可图、拓展渠道匮乏、想香空间又不大,如同几颗巨大的钉子一般矗立在共享单车的发展之路上,对于资本而言,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基本等同于扔进鲨鱼群的蚊子腿,并没有多大的嚼头,但为何会让资本如此痴迷?
“共享”不过是张画皮
这就不得不从共享单车的诞生说起。
最早时的ofo,还有点儿“共享”的意思,在大学校园内以ofo平台的方式调动学生闲置的自行车资源,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创业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唯一的问题在于作为共享平台,利基空间并不是很大,不足以吸引足够的资本介入。随着摩拜单车将共享单车的概念改头换面并且引向社会,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现在呈现在公众眼前的小“赤橙黄绿青蓝紫”单车,在商业本质上,与“共享概念”毫无关系——在商业模型中,共享是标准的“C2B2C”(客户to平台to客户)的过程,企业价值与盈利点在于搭建促成共享的平台空间,并从流量中截取利润,而现今在中国市场上火得一塌糊涂的共享单车们,无一例外的采用的是“B2C”(企业to客户)模式,是纯粹的自行车租赁业,唯一不同的是租车手段变成了移动终端。
掀掉共享的伪装,剩下了即时自行车租赁的本来面目,精明的资本方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由于2016年的资本寒冬,资本一方面变得前所未有地节制,另一方面又变得前所未有地贪婪,他们坐拥大量现金,但稳赚的押注寥寥无几。共享单车就出现在这个当口,它生而具有讲述宏大故事的可能性:智能无桩、智能定位、移动支付,这些当下最接地气的互联网技术让大家眼前一亮,瞄准居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痛点,随着城市拥堵、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政府、资本以及用户均对此类绿色环保出行模式有着无限好感。由于滴滴的前车之鉴,资本都想尽早拿到入场券,成为早期投资者获取高额回报。
所以,共享单车是否与共享经济有关、单车究竟有多大的利润回报,都已经无关紧要了,资本需要一个项目出口,这个出口能够在泡沫破裂之前产生足够的回报,泡沫越大,回报越多,那么接下来大家的任务就比较简单了:一起把泡沫吹大。
所以,从经常性的经营收入角度来看,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个高回报行业,尽管ofo宣称靠分时租赁收入即将盈利,但是在这个并没有太高成长性的市场上,微薄的盈利将难以撑起如此高的估值——当然资本并不需要考虑这么久远的事情,因为在下一轮的融资中,随着股权的稀释,会有新的资本方拿走接力棒,后来者为先驱们的利润买单,盘中滚珠一般不断做大,其手法,与传统的庞氏骗局,其实并无不同,唯一的问题在于,在这样的大格局中,人们还不能清楚地认识到究竟谁是庞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再来用显微镜观察共享单车,几个不乐观的事实摆在眼前:共享单车与共享经济无关、单车租赁业泡沫与生俱来、围绕着这一产业的资本,在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获利套现然后甩锅退场。
还要啥自行车啊?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4月27日,速途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摩拜单车的市场份额超过半壁江山,其市场份额达到56.56%,ofo市场份额为29.77%,其他企业则瓜分了剩下13.67%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小鸣单车、由你单车、酷奇、优拜单车、小蓝、哈罗单车、永安行、智享……过去一年间,共享单车新品牌在明知市场格局已定的情况下不断冒出来,没有赶上或者没有资格登上摩拜与ofo两艘大船的中小投资者们,疯狂地将真金白银砸向剩余的十分之一强的市场份额,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在这样强大的资本压力面前,实在不能指望剩余的几十家企业能异军突起创造奇迹,等待它们的命运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被两座大山挤死,二是成为两座大山的一部分。
显然,中小投资者们希望自己走上第二条路——中国互联网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当你的公司正好处在 BAT 军备竞赛的战场上时,你的公司才是最值钱的。滴滴和快的,美丽说和蘑菇街,大众点评和美团、饿了么,摩拜和ofo,最后都成为BAT三巨头的战争,一旦站到了这块战场,等待被收购、被接盘,向来被认为是中小资本的最佳路径。
所以,这场由资本主导的拆墙与填坑的游戏逻辑,根本不在意投资的是盒饭、充电宝或者自行车,只要有噱头,还要啥自行车啊?但是如此一来,这一本可以以公益的名义走得更稳、更远的产业,就彻底沦为了资本博弈的工具。
当然,也还是会有人在意自行车的,比方ofo的最大投资人滴滴:一旦有机会吞掉共享单车,滴滴就能补全自己在出行领域的最后一块版图,而在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屡屡受挫的中国网约车老大,正在努力寻找与“共享经济”之间所剩不多的共同点——如果不抓紧再造一些概念和生态出来,如何支撑现今的高估值?那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大的泡沫,为了保证泡沫不破碎,滴滴估计确实有心去拔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