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一些关键数据开始回落,但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在改革中优化,动能在创新中成长,质量在转型中升级。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北京公布,预测中国GDP在2017年将增长6.7%,2018-2020年平均每年增长6.4%,继续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
从数据看,2017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3718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比4月份增长0.7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放缓,1-5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432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与1-4月份持平。
2017年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759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1-4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5423亿元,增长10.0%,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7.6%。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增速放缓的可能性更大。
应当说,这些数据表明所谓第一季度的开门红并没有演变成一次人为地“反弹”,即依靠信用扩张进入一个增长周期。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政府主动去杠杆的结果。在同一天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个和6.7个百分点。
5月末金融体系持有的M2仅增长0.7%,比整体M2增速低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持有的M2增长10.5%,比整体M2增速高0.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了金融体系内部降低杠杆的成效,金融体系基本上停止了信用创造活动。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M2增速的降低将会逐渐反映在投资增速以及房地产投资、房价等领域,这是中央政府主动去杠杆的结果,并非是经济恶化的征兆。
IMF之所以提高了预测中国2017年GDP增长至6.7%(比原先提高了0.1%),是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继续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改革在广泛的领域取得进展”。 IMF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David Lipton)在中国经过半个月的考察后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挑战,并采取了关键而可取的措施:目前正针对金融部门风险实施重要的监管措施。企业债务的增长在放缓,反映了重组和削减过剩产能方面的举措。房价高涨正逐步得到控制,过剩库存得到削减。地方政府借款框架正在改善,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蓝图已经公布。新企业的创建自2014年改革以来增长了两倍,等等。
应当说,这是中国政府改变传统做法的举动,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会呈现周期性的扩张。而在今年,不但没有通过财政与货币政策刺激增长,相反,通过收紧货币的口子,并更加严格的约束地方政府债务,将去杠杆,防风险置于首位。罕见地正确地改变了依赖由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债务的增长模式。
这向世界、市场以及地方政府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再完全是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经济体,中国更紧迫的是推动改革进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创新驱动。从这个角度看,目前经济随着信用收缩(去杠杆)而没有出现巨大的反弹,既是改革的结果,也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稳定基础,尽管经济增速可能有一些小波动,从长远而言,这是一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换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