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微博名为白云飞的认证用户发布微博称,上周六收到了来自建行信用卡的短信,被告知个人建行信用卡的额度被调整至1元,在问询客服时,却被反问“你是不是在乐视工作。”记者调查发现还有多位乐视(前)员工信用卡被调整。建行信用卡卡中心方面表示,目前,对于经核实资信良好的客户,信用卡中心已恢复了授信额度,占此次临时调控客户的95%,另尚有5%的客户还在进一步甄别之中。(7月26日澎湃网)
信用卡额度被调整到1元,也就等于废卡了,没有使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用户的信用卡与其它信用消费挂钩,则就因授信额度不足而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个人信用指数。可见,信用卡额度被调整对用户来讲,乃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对使用信用卡频率较高的用户而言,其所受到的困扰,更是不可预想了。而这件事也引发公众的质疑,银行为何随意调整用户的信用卡额度,仅仅因为用户曾经或现在是乐视员工,就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是否太过分了?
乐视最近一段时间负面消息频频曝光,自去年11月份起,乐视系公司陷入了严重的资金链危机,随后又引发供应商讨债、员工被裁员、股份转让、股权冻结等一系列事件,导致乐视成为舆论焦点,亦被金融机构重点关注,认为其存在很大的资金风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乐视系公司陷入资金链危机,影响到员工的信用卡额度被调整,这恐怕是乐视员工没有想到过的事。
按照信用卡协议,用户在发生单位、地址、电话等重大信息变更时,也应及时通知银行进行修改,以免影响到联系沟通和信贷业务。可见,从维护个人信用指数、信贷额度的立场看,用户亦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向银行及时告知相关事宜。如果缺乏信用风险意识,等到银行找上门来,损失可能已经形成了,岂非太过遗憾。
银行是经营资金风险的,风控是首要任务。当客户出现资金链危机时,银行就会随之提高其风险等级,限制融资、调降授信额度等,必要时还会紧急催贷、抽贷,以规避或降低资金风险。银行看到乐视系陷入资金链危机,本能反应就是采取各项避险措施,而受到牵连的乐视员工,其建行信用卡都是在职乐视时办理的。此前乐视因资金问题,出现过延期缴纳员工社保以及发放工资的情况,在乐视员工收入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防范还款风险,自然要重新考虑授信额度了。
可见,银行调降乐视员工信用卡额度并没错,只是手段过于简单粗暴,直接将信用卡额度降低到1元,有伤用户感情,难免会受到用户和网友的质疑。同时,也暴露出银行对用户信息日常跟踪工作不到位,信息采集存在遗漏,导致出现重大危机时,只能用亡羊补牢的手段应对。银行未来应向互联网金融学习,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依靠大数据挖掘用户信息资料,提升工作效率,对客户进行日常风控评估,出现问题及时预警,以降低资金损失。(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