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收入同比大涨56%,天猫GMV增长高达49%,核心电商加速拉开优势并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主要数据全面超越预期,资本市场给予热烈反馈。(8月18日《新快报》)
以阿里巴巴如此庞大的体量,居然还能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速,业绩数据实在太过优异,堪比成长型企业,简直就是一头跳着轻盈舞步的大象。而且,阿里巴巴的净利润增长为96%,达到了140亿人民币,不仅绝对值令人惊叹,增速亦超过体量远小于自己的互联网企业。结合前日发布财报的腾讯来看,AT两家互联网巨头呈现出同样的特点,在体量做大之后,增长速度并未放缓,反而越跑越快,把其它互联网公司远远甩在后面,体量差距亦越来越大。
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电商部分,其中天猫GMV增长高达49%,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京东,体量仅为天猫的三分之一,按照常理京东做为追赶者,增速应该比天猫更快些,可京东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其GMV同比增速为46%,反而比天猫落后3个百分点。同样的情况在腾讯身上也体现出来了,腾讯的游戏业务已经做到业内第一位,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却凭借着《王者荣耀》等游戏的庞大用户群体和收入,增速亦比其它中小游戏公司更高。
而且,不仅中国互联网企业如此,美国亦出现同样的情况,诸如亚马逊、谷歌、苹果、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规模都已经做得非常大了,但增速依然不减,股价亦不断创新高。显然,以往小而美、小而快的企业发展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并不适用了,在进入平台为王的阶段后,谁的业务竞争力越大,就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规模效应如滚雪球一般迅猛扩大,进而形成更强劲的竞争力。
可以说,互联网领域已经进入“大象起舞”时代,头部公司的竞争优势愈来愈强。平台拥有海量用户资源和丰富的业务板块,形成互相推动的效果,用户使用的业务越多,对平台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就越大,平台的整体业务协同效应非常明显,获客成本降低,经营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刺激盈利高速增长。
“马太效应”在互联网领域得到极致发挥,头部公司与追赶者之间形成的体量落差,也随着增速的差距,被更快的拉开,追赶者要是无法找到超速发展的模式,就很难实现超越的梦想。阿里巴巴、腾讯的市值均已超过4000亿美元,与亚马逊、谷歌等成为第一梯队,而同列BATJ的百度、京东,市值却仅为数百亿美元。随着各家财报的公布,BATJ的股价亦出现相反走势,马云、马化腾的身价排名亦交错上升,一时间成为佳话。
市场在奖励高速增长的“大象”,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之间的体量鸿沟,已经愈发难以跨越。而且,从具体业务发展情况看,“大象”也因持续创新突破,获得难以想象的增长优势,并对竞争对手形成挤压。比如阿里巴巴推进新零售战略后,天猫通过对线上线下零售业态的融合和创新,不仅保持了服装领域的优势地位,还在快消食品、3C数码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增长,而京东则因过度营销、缺乏创新,失去了3C数码核心业务的优势。百度此前将大量资源投入于外卖、贴吧、电商、游戏等非核心业务,结果顾此失彼,还诱发诸多社会负面事件,拖累整体成长。
从BATJ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到,互联网领域进入收割期,核心业务竞争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具备前瞻性眼光、供应链聚合的企业,更为市场青睐,而那些只会讲“增速故事”、玩弄PPT画饼游戏、缺乏技术创新的企业,则在被市场用脚投票。看到AT与BJ财报的悬殊差异,市场给予的奖惩,或许,百度、京东等该警醒了,别在沉溺于虚幻之中,要脚踏实地,聚焦资源于核心业务、创新突破,才能真正实现追赶梦想,否则还会继续掉队,甚至被其它更具创新力的公司超越。(江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