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福清,福耀集团的员工会在早上7点30分准时到园区上班。曹德旺保持着早上四五点起床工作的习惯。面对“跑路”之说,他坦言,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最适合我的,就是中国。真正的企业家不会移民。福耀真正的目标是“要做最强的、受尊敬的、伟大的企业”。
前一假时间,“曹德旺跑了”的声音甚嚣尘上,很多文章的标题都用了一个很吸睛的词——“跑路”。网络上还不乏惊悚和大尺度标题文章:“曹德旺跑了,宗庆后会跑么?”一时间,曹德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随后,面对媒体三番五次地追问,曹德旺不得不三番五次地站出来澄清:我没有跑,不想跑,也不会跑。随后曹德旺用企业盈利数据印证自己的说法——2016年福耀集团赚了40亿元税后净利润,除掉承担美国1亿美元的开支,税后利润30多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0%多。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曹德旺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向社会公众表露了自己的心声,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志在振兴民族实业的企业对国家的情怀。作为世界各大汽车巨头的玻璃供应商,福耀玻璃(600660,股吧)为了靠近服务厂商和消费者,顺势进入美国确保自己的市场地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社会上对企业这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勇敢地投身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群雄逐鹿,体现中国制造英雄本色的气魄,为何如此猜疑不断呢?说到底就是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能干事、干大事、创奇迹的社会氛围不尽人意——企业着眼于国内市场展开竞争,被人认为这种眼睛向内的中国制造难有出息;企业勇敢“走出去”投资设厂,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又被人冠之“跑路”。这种行事做派,真真切切地难倒了那些努力奋斗、有所作为的企业家们。
当前,社会对企业家的评价,往往存在着片面性的倾向,一方面过于强调赚钱多少,过于强调成王败寇;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从众”色彩,对于企业如何展开经营过于偏执,让企业无所适从。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国内还没有真正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探索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所作出的选择常常戴着有色眼睛看问题、看本质、看发展,这就造成了企业家在从本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作出的决策,常常受到来自社会不专业的认知与判断,甚至于用非常讳色的语言来“抹黑”他们。当曹德旺凭借本人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在业界发表一番对国内投资环境的感慨和看法,立即就产生了耐人寻味的错位现象,舆论把关注点放在曹德旺是不是“跑路”上,无形之中,既忽视了那些默默无闻的“未来曹德旺们”,也伤到了那些准备扬帆出海的企业家们,让他们在做决策时左右为难,尽管企业家是最需要锐气和勇气的,但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与钳制,只会让他们举棋不定。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强势崛起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制造强则国力强。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现实,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并不平坦,有必要通过内引外联的策略与套路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轨。而在中国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企业创新与产品升级处于爬坡期,还不得不依靠成本来参与竞争。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难免令人忧虑。但通过曹德旺的“经济账”可以发现,其实我们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当前,国家鼓励社会层面积极创业创新,种种降费减税政策的出台,成为政府帮扶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伴随着中国市场消费的提档升级潮流的势不可挡,这两种利好既给中国制造创造了国内竞争与发展的市场机遇,也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成长的外部空间。在这里,树立对企业家的正向激励导向,强调社会舆论对企业家勇于创业、大胆创新的支持态度,比任何时间都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提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三个营造”——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能干事、干大事、创奇迹的社会氛围,从正面回答了企业家们关注、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让人们看到了中国需要更多的像曹德旺这种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企业家冲破思想隔膜,打破制约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常规”,坚决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打造属于中国制造的一片新天地,从而支撑和实现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