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平教授或许可以歇一会儿了。从之前网上盛传“第一例换头术成功”到针对身首异“处”(chǔ)到底是谁的追问,再到召开记者见面会两次强调“我完成的是人类第一例头移植实验模型,不是头移植”,“互联网+”的世界把这位本应稳坐实验室的医学教授推到了风口浪尖。难怪他所在高校的工作人员在群发给媒体的短信中标明,此次举行新闻见面会后,“任老师因工作繁忙,将不再单独接待大家,请大家理解。”
实际上,对于类似教授、科学家、学者之类的人,有的时候,他们更需要的不是“互联网+”而可能是“互联网-”。
“板凳坐得十年冷”,这是各个领域研究者们的“祖训”,在互联网包围的世界里更需如此。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微信日均发送380亿次,平均每人每天打开微信在14次左右,社会媒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环境中,若想求得一方“静”土,恐怕只能像一个段子所描述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删其微信,卸其QQ,封其微博;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
互联网固然让科研人员更方便快捷地与国内外学界进行交流沟通,但繁华热闹的朋友圈,你争我抢的舆论场,不请自来的弹出页,茶余饭后的各种群,很难让任何一个人置身于叮当乱响的手机之外。而越是在这种环境下,研究者越是要沉心静气,与世俗适当疏离,给科学研究保留一片宁静空间。
研究者主动做“互联网-”,不仅是避免无效信息的干扰,也是在避免无谓声音的侵扰。
随着“互联网+”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对于科技话题的关注也多了起来。这是好事,但有些关注和议论却未免有些“简单粗暴”——“艾滋病找到治愈方案了”“癌症即将被攻克”“高位截瘫患者可以通过换头重新站起来了”……各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和“标题党”对各种新近出现高科技研究成果进行着争先恐后的解读。而为了能让更多人“看懂”,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便成了惯用手法。于是,一些理论构想成为了既定方案,远景目标被认为马上就办,过程困难更是被忽略不计。而一旦研究者本人站出来解释“还难以实现”的时候,又往往会引来各种诸如“失败”“浪费资源”“蹭热度”之类的标签化评论。
科学需要关注,但科学更需要“科学”地去关注。胡乱传播、盲目跟从,科学的面孔将变得模糊,由此给研究者带来的困扰和打击也不小。而科技本身的风险性、不确定性,需要有一个能够容错的宽松环境,但这恰是当前充溢晾晒文化的互联网可能无法提供的。
所以,适当的“互联网-”对于适当的人是必要的,必要时相关部门不妨主动站出来有所作为。当然,要做的不是“逆潮流”的断网,而是主动与外界沟通、搭建平台解疑释惑,从而让真相跑得更快些,让理性跑得更远些,让研究者的天空更清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