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梳理被否24家企业的问询资料,大发审委聚焦问题并非无迹可寻,对于拟上市企业和投行而言,若按以下四要点进行全面自查并补充完善上会资料,无疑会提高过会率。
新年伊始,对于一众拟上市企业和投行而言,恐怕心情也如当前冰封的天气一样寒冷。
其中,18家获得通过,24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仅为40%。
1月23日晚上,上会企业几乎被集体“毁灭”,创下了“7否6”的新纪录。1月份,发审委共审核了45家公司的首发申请(不包括4家取消审核的企业),
相比历年以来80%以上的通过率,IPO通过率下降了40多个百分点,大发审委不经意间又创下了一个月度审核率最低的记录。
对于大发审委从严审核创下的新纪录,散户自然是拍手称快。但拟上市企业和投行就不那么开心了,媒体上也时常见到“惨案”、“屠杀”、“寒冬”等字眼,甚至借康宁医院IPO审核被否,出现了许多过会调侃的段子。
笔者以为,其实大发审委一定想说:不怪我心狠,只怪你太嫩。看看24家被否企业的IPO问询记录,大发审委审核风格、聚焦问题并没有什么变化,更不存在尺度不一、有心刁难的问题,因为让好企业尽快上市,正是大发审委、证监会努力的方向。
那么,IPO“惨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IPO从严审核,自大发审委组建以来,IPO就打上了从严审核的烙印,比起以往,大发审委在审核时更关注细节问题,善于从细节的合理性推导数据的真实性,因为任何的包装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成为大发审委审核的突破口,一切不合理的“蛛丝马迹”都将会被关注、被问询,许多被否企业就倒在了细节上。
其次是排队企业申报上市资料与大发审委审核风格不匹配。多数企业都是大发审委成立前就递交了IPO申请,排队时间少则1年,多则3年,申报资料均是按照以往审核风格准备,而在审核风格变化之后,又无时间重新更改,因而上会时,被问询的问题就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也就很多,自然难逃被否的命运。
再次是一些拟上市企业和投行仍然心存侥幸,虽然知道过会的概率极低,但是,由于之前投入巨大,在上会前夕主动撤退,连尝试都不去做,必然会不甘心?硬着头皮上会,不仅有一丝希望,同时也可以知道自身不足,为再次申报积累过会经验。
总之,1月IPO“惨案”之所以屡屡发生,更多是因为旧申报资料和审核新风格的不匹配所致,随着排队企业的主动退去,重新申报上市企业也会按照新的审核风格去准备上会资料,IPO审核“惨案”也会随着这数年难遇的“寒冬”而逐渐减少。
认真梳理被否24家企业的问询资料,大发审委聚焦问题并非无迹可寻,对于拟上市企业和投行而言,若按以下四要点进行全面自查并补充完善上会资料,无疑会提高过会率。
首先是依法合规经营。公司经营要遵纪守法,最基本的就是要遵守国家环保法规,遵守税务法规,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公司不能有太多的被环保部门处罚的记录,不能偷税漏税,不能不缴足员工的五险一金。因为企业也是讲格局的,利他才能利己,一个不遵纪守法的企业,一个为私利去损害社会民众利益的企业,一个不爱惜员工的企业,是不可能走得长久的。
其次是信息披露真实。发行审核会严查企业欺诈发行、虚假披露等“带病过会”行为,同时严查业绩操控,重点审核关联交易、放宽信用政策、调整折旧、坏账计提等方式调整企业利润、粉饰业绩的行为。并要求保荐机构在招股书及上市文件中承诺,如因招股书等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交易中出现损失时,将依法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作为企业而言,唯有真实披露,才能顺利过关,因为一切造假行为都会在细节中露出蛛丝马迹。
再次是募投项目合理。募投资金要合理,要符合项目实际需求,募投项目也要合理,不能犯在现有产能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再去募资扩建产能这样的低级错误。
最后是持续盈利能力。也就是要符合一个好企业的标准,在注册制下,市场会自动进行筛选,而在核准制下,尽管证监会并未对好企业进行诠释,但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好企业应该有“四好”:即好的管理层、好机制、好产品、好行业。如果董监高频繁离职、员工工作懈怠、没有拳头产品、国家政策又有限制,这样的企业早该破产了,上市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作者莫开伟系IPO日报专栏作家,本文为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IPO日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