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在会议上表示,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产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在粮食生产的带动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农民人均收入12297元,同比增长1.6%。“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魏百刚表示。
粮食高位增产
从年初的疫情暴发,到7、8月的南方洪灾,再到9月东北秋粮生产遭遇台风袭击,今年以来,粮食生产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问题。
按收成时节不同,全年的粮食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其中,夏粮和早稻都已丰收,魏百刚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国夏粮早稻双双增产,产量达到3402亿斤,比上年增加44.8亿斤,特别是早稻面积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势头。
而以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代表,占到全年粮食生产总量四分之三以上的秋粮,收成如何?魏百刚指出,目前秋粮收获接近八成,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将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比达到35.8%,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面积预计连续5年增加。
而在同样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的1998年,虽然粮食总产量没有减产,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夏收粮食产量下降了11.3%。主粮来看,全年的稻谷和小麦产量分别相比1997年下降了1%和11%。
另外,“菜篮子”产品同样供给充足。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建投产了1.25万个规模猪场,1.34万个空栏规模猪场复养。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禽肉、牛肉、羊肉产量达到2413万吨,同比增长3.7%。
“疫情对农业没有太大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姜斯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疫情基本没有进到农村,农民不会因此放弃种植。而洪水等天灾有一定影响,但相对短期,洪水过去容易恢复。
尽管粮食生产高位增产,但玉米等作物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依旧引起了关注。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2020年10月20日,玉米加工企业挂牌价格最高(山东潍坊地区)已经突破2500元/吨,处于近四年最高位。
魏百刚分析称,玉米价格上涨除了需求旺盛和台风灾害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外,也存在资本炒作的问题,“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的投机资本对粮食市场炒作有升温迹象”。
此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也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全球粮食市场风险正在提升,相比当前热炒的供应不足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炒作扩大疫情影响所导致的恐慌性粮价波动。
农产品线上销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除了粮食高位增产,农村产业也在强劲复苏。
魏百刚介绍,农产品加工业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万亿元。农产品线上销售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预计前三季度网络零售额超过3000亿元。
魏百刚介绍,为了促进乡村产业增收,农业部今年主要强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二是促进节本增效增收,三是做好产销衔接,四是加快恢复乡村产业。
而第一产业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达到2.3%,也比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0.7%的增速领先不少。“农业具有特殊性,农业经济部门涉及的食品具有刚性,加之网购电商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渠道的一些问题,在较好的抗疫形势下,受到的影响较低,恢复起来的弹性也较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
在促进农村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农村电商被认为是一大亮点。商务部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比2019上半年增速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地标类农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50%。
而就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来看,阿里巴巴近日发布报告称,今年通过“春雷计划”总共助销了80万款农产品,孵化出多个品牌价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品牌。仅今年9月,提供了30亿元助农补贴,助力近9亿件农货上行。
而在今年即将到来的“双十一”,阿里方面预计,淘宝直播将举办110万场助农直播,预计有超过38万来自贫困县的商家将会参与其中。
农业丰收和产业恢复的成效最终体现在了农民收入增长上。魏百刚表示,“总的来看,农民就业渠道有效拓宽,农业丰产又增收,农民人均收入形势逐季好转,第一季度农民人均收入负增长4.7%,到了上半年收窄到负1%,前三季度由负转正达到了12297元,实际增长1.6%,高于GDP增速0.9个百分点,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
而姜斯栋则认为,当前很多地方在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比如经济作物、养殖,以及相应延长产业链条的“六次产业”,这的确是提高农户收入的有效方法。但最大问题是销售,政府要帮助想办法降低市场风险,可能需要通过促进小农的组织化、加强信息沟通、疏通销售渠道等方式来解决。(记者 宋兴国 蒋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