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相股份6月24日股价大跌7.82%,跌幅远超各类指数,背后的原因可能与红相股份实际控制人又要减持9%的股份有关,而且公司业绩下滑,不出意外,投资者又要成为最后的买单者。
红相股份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杨保田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成合计计划减持数量不超过3242.01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9%。
从红相股份的一季报可以看到,实际控制人完成了减持370万股,这次又要减持,理由是个人资金安排,投资者认为实际控制人频频减持股份,或许是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并不看好,至少是认为现在的股价偏高。于是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也就不足为奇。
从红相股份的基本面看,红相股份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2876万元,同比下滑超过64%,投资者有理由担心未来业绩继续出现下滑走势。而在此时,实际控制人持股量不断下降,如果实际控制人完成这次9%的减持,合计持股量将下降至24.1%,此时已经存在被收购兼并的可能。而且很难保证,实际控制人在这次减持9%之后不会再进一步减持。那么投资者对于红相股份的期待,是不是只剩下新的实际控制人入主呢?
红相股份每股净资产值6.51元,股价13.67元,动态市盈率42.8倍,这样的股价其实很难吸引新实际控制人的进入,一般来说,借壳上市的前提是股价比较低,新东家才有比较充足的发挥空间。
而且如果通过直接二级市场收购的做法获得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收购成本难以估计,在注册制之下,通过二级市场直接收购一家创业板公司存在着很多障碍,所以本栏认为,投资者期待在股价不跌的前提下新东家进入并不现实,最有可能的进展就是实际控制人的持股虽然减少,但是却仍然实际控制,公司的业绩看不到向好的起色,实际控制人还会找机会不断减持股份,最后出现业绩下滑、股价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所以本栏说,红相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如此大规模地频频减持,确实让投资者心中不安,如果实际控制人真的缺少现金,是否可以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解决,如果一定要减持股票,是否能够等到公司业绩向好,投资者顾虑较低的时候进行,现在业绩刚刚下滑,实际控制人一季度刚刚完成上一次减持,又要减持9%的股份,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即便实控人确实着急用钱,也可以考虑更为稳妥的方式。诸如,定向引入战投,从对公司发展有利的角度出发,协议转让部分持有的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这样既能解决实控人自己的资金需求,又不会对二级市场造成冲击,而且还能为上市公司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可谓是一举三得。
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好公司有很多,如果觉得一家公司存在瑕疵,就要重视投资风险,上市公司的估值也要随时更新,如果觉得持股不爽,不是必须要长期持有的。周科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