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深圳自2013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三证合一”以来,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并以此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大力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度,于2018年实现14个部门“三十证合一”。近年来,深圳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落地推出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让越来越多企业扎根深圳,让“数据多跑腿,让市民少跑腿”,城市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一直以来,深圳善于创新勇于先行先试,在商事登记方面推出了多个便民举措,让企业吃下了一颗颗“定心丸”。
商事登记的改革创新,也吸引了大量企业到深圳“筑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所属企业注册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48.1万户,同比增长8.9%。2015年,深圳商事主体数量214.1万户,5年间增长了130余万户,年均增长率超过20%。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深圳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改革优化力度,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减负”。今年3月,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海关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
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记企业逆势增长,不减反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所属企业注册局方面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86225户,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一,占广东省新登记商事主体总量的23.9%,其中新登记企业61522户,占比71.4%,同比增加6.6%。
相比于商事登记“秒批”,整体通关时间则是口岸营商环境的最直观体现,是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今年以来,深圳海关叠加应用、深化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汇总申报”等通关作业模式改革,试点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通关需求,全力压缩整体通关时间。深圳海关方面透露,今年8月,关区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9.65小时、1.69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62.92%、85.80%。
据深圳海关统计,1979至2019年,深圳进出口总额从1676万美元提升到4315.7亿美元(合2.98万亿元),增长2.6万倍,年均增长28.9%,出口规模连续27年居内地城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