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睛不是尺,冰层厚度看不准
本版图片由视觉中国提供
(资料图片)
【给您提个醒】
实习记者裴宸纬
今年春节期间,去公园冰场玩耍成了不少人的娱乐消遣方式。然而,有些人却“剑走偏锋”,不顾危险去滑野冰。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近一个月内,北京、辽宁等多地均发生了因滑野冰导致的伤亡事件。
前段时间多地气温较低,冰面为什么仍有断裂的风险?冰层厚度可以“目测”吗?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气候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张英娟。
结冰状况与多种因素有关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结冰看似只是水受冷凝结成固体,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气象因素上看,水域结冰与气温及风速有关。当气温达到零摄氏度时,纯净的淡水开始结冰;当气温低至零摄氏度以下后,风可以加快水的冷却,加速冰层发展。然而,气象因素却不是影响河湖水结冰的唯一因素,单凭天气冷热、风速大小,是无法判断河湖水结冰情况的。
“河湖水结冰状况还与水质、水的状态、水面面积大小、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有关。”张英娟对记者说,因此即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水域水的结冰情况也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京车道沟桥上车来车往,此桥的震动就会影响桥下河流水面的稳定性,所以桥下河流一般不易结冰;北京颐和园、紫竹院公园湖泊的水流动性差,因而它们相比桥面下的水域更容易结冰。
“目测”河湖冰层厚度不靠谱
很多人在上野冰场前,往往都会仔细观察冰层厚度,再试探性地对着冰面跺两脚,若没有发生意外,就认为冰面安全了。但是,这种“目测”的方式其实很不靠谱。
“一般情况下,整片水域的冰层薄厚是不均匀的,加之很多水域水中都有水草等杂质,遮挡视线,这使得肉眼目测冰层厚度基本没有可能。”张英娟提醒道。
那么,正规冰场是如何测得冰层厚度的呢?
记者了解到,正规冰场或者气象专家一般通过器测法或遥测法判断冰层厚度。器测法是指人工凿冰直接测量其厚度;遥测法是指基于飞机、卫星携带的检测设备,通过声、光、电信号的处理反演出冰层厚度。
“虽然专业人士可以对冰层厚度进行测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冰面厚度是无法预报的。”张英娟表示,由于气象预报需要基于大气观测和数值模式计算才能得出,而不同水域的情况差异很大,难以进行数值模式计算,因此气象专家也无法预报冰层厚度。
那么如果短期内天气很冷、风又很大,是否就可以无忧地上冰玩耍了呢?
张英娟提醒道,短时间内气温的高低对冰层厚度的影响,往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冰面又能够阻挡冰下的水流失热量,因此只有气温持续偏低,冰层厚度才能缓慢增加。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远离野冰场
冰场千万个,安全第一个。
如果想要避免出现意外,最应该做的就是远离野冰场。
正规冰场会设专职人员全天候巡视,严格执行“冰面平均每10平方米承载1人”的规定,坚持每天早、中、晚选取冰层向阳面、背阴面等五六个测试点测量其厚度,并根据天气预报信息,适时增加冰层测量次数。
但如果在冰面玩耍时不慎掉进冰窟,我们又该怎么办?
专家提醒,一旦不小心掉进冰窟,不要惊慌,要一边双脚踩水,一边呼救。
双手不要乱扑打,以免导致冰面断裂的面积加大。要及时找到破裂冰层最厚处,设法攀爬出水。
离开冰窟后,不要马上站起,而要趴在冰上,滚动或爬向岸边求救。
需要注意的是,掉入冰窟后切勿下潜游泳,因为人在冰面下很难顶破冰层。
若在岸边遇到有人不慎掉进冰窟,施救者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不要贸然救援;要尽可能寻找手边的杆子、绳子或者救生圈,抛给落水者。
如果施救者对自身和冰面有专业判断,在救援时也一定要匍匐前进,增加冰面受力面积,减少冰层进一步断裂的风险;若有梯子的话,也可以借助梯子靠近落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