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长建议中小学教材删除《水浒》篇目 经典阅读岂能一禁了之
来源:科普时报 发布时间:2023-03-04 18:03:13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回复网民批判《水浒》的留言,引发了热议。针对网民“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本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的建议,浙江省教育厅详细阐释了提倡中小学学生阅读《水浒》的理由:文学价值巨大、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相关资料图)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对经典文学进行批判性阅读呢?

家长不应因噎废食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最早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就是《水浒》。时至今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篇章都已成为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水浒》堪称写作技法的宝典,教育部也提倡孩子课外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但是,对《水浒》的质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去年末,有网民通过浙江省政府平台留言,反对中小学生阅读《水浒》,认为该书“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认为“古代把它列入禁书是有道理的”。类似这样反对孩子阅读《水浒》等经典作品的家长并不少见。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对经典作品的批评意见,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渲染出轨、自杀,《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提倡早恋……这种“关公战秦琼”的解读其实是家长对经典文学的误读。

家长们如此因噎废食,主要是自己的思维不够开阔,按照非黑即白的标准来看待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认为其充满了不“正确”的元素。其实,经典文学作品具有超越写作时代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孩子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有益的营养。

家长反对和限制孩子阅读经典作品,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度保护孩子。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有好的前途和发展。为了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面,家长可能会通过各种途径,包括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和阅读内容、阅读时间等方式来保护孩子,有时甚至还一禁了之。

不过,这种过度解读和过度保护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还会降低孩子的自主能力、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阻碍孩子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多元的人性和世界。

引导孩子开放式阅读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批判性阅读能力是孩子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例如,《水浒》语言精美、人物生动、结构独特,受到中外作家的一致赞赏。金圣叹曾概括了《水浒》中的15种“文法”,包括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刺泥法等。阅读这类经典作品,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

首先,作为家长,自己要大量阅读,然后才能与孩子一起探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和社会价值。《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生命、事业、爱情、友情、亲情等人类关系的思考,蕴含了对人类情感的探索和关怀,也涉及到社会制度、人类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探讨。

其次,家长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想法和疑问。为什么关羽忠于刘备?为什么林黛玉和贾宝玉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为什么你读不下去某本名著?为什么你喜欢书中的某一个人物?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家长也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意见。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一切的阅读都是为理解人自身而服务,经典的作品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人性和命运的探究。在阅读中发问,这正是认识自己的通道。

再次,正确看待经典作品的历史痕迹。世上没有完美无瑕的作品,正如没有完美的人生一样。经典作品虽然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很完美。每一部作品的成书、流传,都有其历史背景,而时代在发展,不能用今天的价值观去简单否定过去的作品,更不能用道德楷模的标准去衡量文学作品。文学艺术的魅力在于丰富、多元、复杂,百读不倦。随着自己视野的开阔、认识的深入,人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经典的美。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

标签: 科技日报 科学技术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部分家长建议中小学教材删除《水浒》篇目 经典阅

视觉中国供图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回复网民批判《水浒》的留言,引发了热议。针对网民“把《水浒》相...更多

2023-03-04 18:03:13

牛顿:跨界科学巨匠

今年是牛顿诞生380周年。1643年,牛顿生于英格兰的乌尔斯索普,1727年逝世于肯辛顿。牛顿的朴素唯物...更多

2023-03-04 17:56:38

说“名”道“姓”

近日,各地纷纷公布2022年新生儿“爆款”名字。看得出,家长们为兔宝宝取名绞尽了脑汁。好在“姓”...更多

2023-03-04 18:13:21

孩子你听,物候在呼唤 世界报道

视觉中国供图时至三月,南方多地已是春意盎然。提到春天,大家联想到的都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更多

2023-03-04 18:16:11

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中国古代科技展带你领略

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记里鼓车……这些中国古代天文、航海、造纸、印刷等领域的发明发现,曾经在...更多

2023-03-04 17:54:14

【科普一下】1秒是多久?

1秒是多久?是时钟的一次嘀嗒,还是人们的一次眨眼?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锶光钟相关研究...更多

2023-03-03 18:01:44

当前关注:足不出户也能植树?“互联网+全民义务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足不出户也能植树吗?3月3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满足社会公众参与...更多

2023-03-03 18:03:49

环球热资讯!京津冀晋建成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3月3日,京津冀晋“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联合宣传暨天津滨海观鸟文化节活动在天津...更多

2023-03-03 17:56:36

环球热推荐:【科普一下】DNA疫苗为什么被公认前

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中,DNA疫苗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不少人认为这一技术路线历史短、技术不成熟,却...更多

2023-03-03 18:17:09

“未来教室”打开科技之窗 点燃孩子心中的科技之

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二中的教室里,一堂“听音探案”课正在进行。30多名初一学生围坐在圆桌前,在老...更多

2023-03-03 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