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8次沙尘天气过程,4月9日以来的沙尘天气过程达到沙尘暴级别,为今年第二次沙尘暴过程,弱于3月19日至24日的强沙尘暴过程。未来一周,我国北方地区还有大风沙尘天气。
(相关资料图)
今年沙尘为何频发?天空泛黄就是沙尘暴?沙尘天气能否彻底根治?4月11日,科普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央气象台相关专家,作了一一解答。
冷空气活跃导致风大,沙尘源区降水偏少
“每年的3—5月,是我国沙尘天气的高发季节,此时出现沙尘天气实际上是一个正常现象。”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桂海林告诉记者,从沙尘源来看,今年的沙尘天气基本上都是蒙古气旋带来的大风所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专家介绍说,此次发生沙尘天气的主要成因有:一是我国冷空气活动仍处在活跃期,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产生的风力较大,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二是前期气温回升较快,不稳定的空气状态为起沙提供了热力条件;三是前期蒙古国和我国沙尘源区降水偏少,土壤墒情偏差,加之目前植被尚未返青,地表裸露,不利于抑制沙尘天气发生。
自2018年以来,我国北方平均的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均高于2013-2017年的均值,表现出小幅上升。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沙尘进入了新的活跃周期?
“要从更大的一个时间尺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桂海林解释,从2000年以来,我国大范围的沙尘暴、沙尘次数,是呈一个降低或者减少的趋势,但从近年来看,有部分年段沙尘次数是要比同期略偏高,这与地表的植被、积雪、气温、降水,以及天气系统的强度等因素有关,都会影响沙尘的发生,所以,每年会有一些变化。“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意味着我国沙尘进入了新的活跃周期。”
天空泛黄并非沙尘暴,或是高空沙尘输送
作为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那么,为何会有扬沙和沙尘天气?
桂海林介绍说,扬沙和沙尘天气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二者是有所区别的。沙尘天气其实是对沙尘的一个笼统的统称,按照专业划分,可以分成扬沙、浮尘、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它是根据起沙的情况,以及地面能见度水平进行的划分,比如大风,就包括风力和能见度。
针对网友热议:天空泛黄是否为沙尘暴?桂海林表示,有时候它可能只是高空的沙尘输送,不能以这种纯粹的视觉感官,来定性判断是否是沙尘暴,我们还是会有一些定量的数据来进行判断。
沙尘不需要根治,对生态系统也有利
持续影响的沙尘天气,让人们在无奈“吃土”的同时,也发出了疑问:沙尘天气能否彻底根治?
对此,桂海林表示,关于根治沙尘天气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关注一下国家对沙尘的治理,对于一些本来就降水稀少的气候区,现在防沙治沙采取的是科学态度,也就是对这些地区宜沙则沙,主要是防止它的沙地扩大化。
也就是说,在降水稀少的气候区,不利于植被生长,配上大风气旋等一些特殊的天气系统,沙尘出现是一个必然的天气现象,所以说沙尘并不是需要根治的一个天气。“因为沙尘天气除了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之外,实际上对于整个全球的生态系统,还是会存在一些有利的地方。”桂海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