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和黄梅天,哪个更容易中暑?
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23-07-10 08:27:46

视觉中国供图  


(资料图片)

传统观念中,中暑是三伏天特有的季节病。然而现实并不尽然。

以仁济医院急诊就诊情况来看,极端高温下,中暑未出现发病高峰。原因很简单,知晓极端高温的天气预报后,无论个人还是单位都会加强防暑降温措施,从而减少了中暑的机会。根据临床观察,中暑的峰值大多发生在气温30℃-35℃(甚至还不到30℃)的闷热天气。

众所周知,热量的传递有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等方式。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传导散热基本不起作用;当气温大于体表温度时,人体向环境的热辐射基本停止;当环境无风时,对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蒸发作为人体散热主力军,当相对湿度大于75%时,也基本停止。而黄梅天恰恰满足“高温”“无风”“高湿”这三个致中暑的要素。

让我们来看两个典型病例:

萧女士,32岁,5月下旬某天,天气闷热,气温30℃,外出游玩一上午后,下午开始出现恶心、轻度腹泻、乏力、头晕。回家后开空调、洗澡、喝水,晚上症状缓解。

范先生,24岁,6月某天,气温33℃,去水上乐园游玩,暴晒一天,浴缸泡澡时出现发冷发抖,随后发热,体温39℃,伴恶心和腹泻,至第三天症状缓解。

大多数人都曾体验过类似的“中暑”,只是症状不够特异,程度为轻中度,无非是闷热日晒后头晕、恶心、轻度腹泻、乏力、发热等。为了防止发生严重中暑事件,大家要牢记防范中暑的注意事项:

1.中暑大多是轻中度,尽早识别不适,脱离闷热环境,补充水和电解质,症状大多能够快速缓解。

2.高温高湿天气,不要赤身在户外进行有氧运动。

3.中暑和其他疾病有时很难鉴别,不建议自行判断,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4.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婴幼儿和老年人,避免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中,空调降温不要舍不得用,一旦中暑,救治难度将明显增加。

冯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科)

标签:

上一篇:别太孤独了 容易折寿

下一篇: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三伏天和黄梅天,哪个更容易中暑?

视觉中国供图  传统观念中,中暑是三伏天特有的季节病。然而现实并不更多

2023-07-10 08:27:46

别太孤独了 容易折寿

视觉中国供图哈尔滨医科大学学者发表的一项纳入全球220多万人的90项前更多

2023-07-10 08:19:12

研究发现海鸟接触塑料垃圾风险区

来自新西兰的库克海燕是一种濒临灭绝的海鸟,其越冬地区受到北太平洋“更多

2023-07-10 08:28:45

夏季腹泻高发 疾控专家支招做好防治

视觉中国供图近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现象。疾控专家提示,高温更多

2023-07-10 08:25:06

【科普一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到底有多“反常”?

今年,是世界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10周年。2013年,中国科学院更多

2023-07-09 11:24:29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精确测量珠峰顶部积雪厚度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张泉、田金文)记者8日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获更多

2023-07-09 11:28:03

我国水稻智能育种迈入4.0阶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的水稻经过育种技术创新,正在迈入智能育更多

2023-07-09 11:23:40

孩子胖胖的是好事吗?儿童肥胖中藏着多少误区

18名儿童患者中,有15个体形消瘦的孩子,胖小孩只有3个,这是首都医科更多

2023-07-09 11:26:13

以艺术创意传播航海文化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华光礁1号”船模。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供更多

2023-07-09 11:28:53

聆听更远的宇宙呢喃

我国科学家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6月23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无更多

2023-07-09 09: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