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新华社资料图
熊熊战火已在乌克兰蔓延整整一年,至今仍看不到熄灭的迹象。就在国际社会为妥善解决乌克兰危机奔走努力时,美国总统拜登却突访基辅,重申美国对乌克兰“坚定不移”的支持,并宣布了价值5亿美元的额外援助和一系列新的对俄制裁措施。如此急不可耐前线“督战”,良心何在?居心何在?
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地区因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失控而爆发的一次局部“热战”,国际政治影响深刻且深远。一是,打破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一线战略对峙的“冷和平”局面,使战争成为现实的安全威胁;二是,深刻改变了欧洲安全秩序版图,北约迅速实现了“战时团结”,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三是,此前还在寻求战略独立的欧洲被美国深度捆绑,不仅在军事和制裁上亦步亦趋,更在能源上高度依赖。“历史是残酷的教科书”。在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对这一当代政治悲剧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从多个角度总结其中的教训和启示,无疑是重要且必要的。
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是这场战争最大的渔利者,美式霸权贻害无穷。据美国国防部防务安全合作局数据,2022年美国批准向北约盟国出售武器的数量和价值均比2021年增加了近一倍。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最新报告指出,美国从乌克兰冲突中获取至少217亿美元直接财政收益。而随着欧俄能源贸易的切断,美国一跃成为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国。军工复合体利用这场在别国领土上的血腥战争大发横财,牟取多重军事政治利益:同时借战争深度破坏俄欧关系,切断欧盟战略自主之路……可以说,世界局势动荡、战火纷飞背后,都是这所谓“民主武器库”拱的火、埋的雷、种的蛊,这也成为俄乌双方难以和谈停战的重要外因。我们不禁要问,美方曾在阿富汗推行“要战斗到最后一个阿富汗人”的政策,难道今天还要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欧洲随美国起舞,不断消耗自身去支撑美国霸权,足见失去战略自主之可悲。一年来,欧洲国家在安全压力与美国威胁双重作用下,逐渐沦为美国援助乌克兰对俄作战的工具。传统的美欧俄三边互动态势,迅速蜕变为美欧一体对俄施加制衡的二元对抗。而由于地缘政治能力和资源不足,欧洲国家被迫以更大的服从妥协换取美国的安全保护,“美主欧从”或将成为新常态,欧洲国家抱怨不断但又被迫不断升级援乌装备即是例证。此外,欧洲在能源、经贸等方面更是吃了大亏,嗓子都喊破了,也没能让美国在卖给欧洲高价能源时打半点折扣。长期来看,考虑到欧洲国家对俄巨大的能源需求,以及近代以来俄罗斯在欧洲安全体系中无法排除的特殊地位,欧洲国家很难一直拒绝与俄罗斯接触。对俄威胁认知共识的模糊,或将连锁引发欧盟内部对俄政策分歧,使欧盟长期陷入自我认知的尴尬。
乌克兰彻底沦为大国博弈耗材,千疮百孔的国家,警示甘当美西方“棋子”代价之惨重。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乌克兰深受俄罗斯与美西方地缘政治博弈的挤压,理性选择应是以相对中立的对外政策平衡战略压力。但经历过美西方策划的橙色革命和广场革命后,亲西方派上台执政,乌克兰最终选择了一条极其危险的路线——以国家发展和民众福祉为赌注,全面倒向美西方,以此换取地缘政治利益。最终,战火肆虐,多年发展积累毁于一旦,民众的正常生活被彻底打破。而即使在马里乌波尔等乌东主要城市被摧毁,大量民众流离失所成为难民的情况下,乌克兰政府优先追求的仍是向国际社会要求更多的军事援助,而不是尝试进行和谈。
善良的人们总是期盼世界和平,但持续升起的硝烟警告世人:控制与反控制、自主与反自主的争斗贯穿了人类的历史,并未因时代的进步与文明的演进而终结。俄乌冲突一周年的最大启示,莫过于在日益激烈的大国战略竞争中,身涉其中的国际行为体需要对自己的国家利益有理性清晰的判断,避免因外力裹挟或战略决策失误,将自身置于危险境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原标题:俄乌冲突一周年,谁在抹杀和平的希望)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