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北京城随处可见城市公共座椅,即设置于街角、花园、步道旁供周边居民及过往行人休闲使用的椅凳。这些椅凳色彩不一,造型各异,材质及设置也各有特色,不仅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和生活,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点缀,正在从“城市基础设施”向“城市家具”转变。
最近多位市民反映,一些公共座椅存在位置设置不合理、设计不科学使用不舒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那么,城市公共座椅究竟该如何设置并维护?记者随机选取几处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座椅进行现场探访,并邀请城市与景观设计专家指出其中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资料图)
位于海淀区城府路南侧的一处公共座椅,前与行人争道,后受空调影响。
探访一
成府路南侧
座椅设置在空调外机下方
早在今年1月,就有市民向12345热线反映海淀区成府路南侧新添的3处公共座椅设置有问题。“椅子是2022年有关部门在道路改造中装设的,一共有3处,这一做法可谓想民所想,值得点赞。”家住成府路南的居民李先生说。不过让李先生等居民没想到的是,由于这3处休闲座椅的摆放不是太合理,居民使用起来有诸多不便。比如,“整排座椅建在马路牙子上,坐下后一抬腿,就绊着行人;起身时一收脚,就磕到了马路牙子。”
3月30日上午,记者沿成府路南侧自西东行,在一公里内找到了3处共6张休闲座椅,每张座椅可供4人同时使用。
第一处的两张座椅设在中关园北门东侧绿化带内,椅下路缘石被切掉一段,卡口处砌一石墩,墩上便是用褐色窄木板铺成的椅面、椅背。
沿成府路继续东行,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一栋红色三层小楼下,记者找到第二处休闲座椅,座椅用材、设置同第一处一样,不同的是,座椅的背后紧邻着三层小楼的墙体,墙体上装有10余台空调外机,其中一张座椅的椅背正对着一部空调外机。“能坐是能坐,就是老担心空调会砸下来。”“感觉不太安全,而且会感觉空调外机在后背处‘轰隆隆’地转。”一位老人说道。第三处座椅位于三才堂写字楼西侧。同前两处座椅一样,座椅直接建在花坛上,石墩下便是路缘石。
成府路的人行道并不宽,座椅前便是人来人往的灰砖步道,一条黄色盲道就在脚前。记者现场观察发现,若有行人三三两两并排而行,便不得不紧贴座椅经过。这也令一对夫妻直接舍弃路边座椅,选择在三才堂写字楼大门前的台阶上坐下休息。
“坐在座椅上,感觉会影响其他人走路。”“这排座椅后背紧贴着空调室外机,有点不安全。”“你看座椅上落的全是土,即使有人坐,也是倾着前身小坐休息一下,不敢太放松。”几名附近居民纷纷说道。
【建议】
打造内凹型空间更安全
“3处座椅的椅背与椅面几乎成直角,显然不符合人体工学要求,所建座椅属于非标准非通用设计产品。而且,摆放位置也不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秘书长李迪华分析,其中两处座椅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和行人之间的冲突。“坐下去,脚自然会伸出来,这就占了步道、盲道。尤其是早晚高峰时,行人密度大,甚至有电动自行车驶过。”第二个问题,是人起身时,腿自然会向后收,因为路缘石的内侧便是石墩,脚就会磕碰在石墩上,这对老年人来说不友好,他们的脚放久了,往往会忘记脚处的环境,一起身,很容易会向前栽倒。
针对设在三层小楼下的座椅,李迪华指出,此处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这处座椅后背处紧邻空调室外机,空调一开,风就会对着人的后背吹;另外,相比空调室外机掉落的风险,楼上抛下的纸团、烟头等情况经常发生。这对坐在座椅上的人来说,也是不小的隐患。
针对3处座椅的设置,李迪华建议尽量采用通用设计产品,按照人体工学原理改进座椅设计造型。另外,可以将座椅向花坛内后退1米,形成一处约3平方米的内凹型休息空间,“尽管会占用少量绿地,但空间品质、使用效果及人文关怀等将得到很大改善和提高。”
【回应】
将现场核查并解决改进
针对3处座椅的设置情况及专家建议,记者向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相关部门反映。一负责人回应,成府路南侧3处座椅也是应附近老人的需求设置的,2022年才装好。该负责人表示,将到现场核查,“有问题就及时解决改进。”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内,想坐木条座椅需跳进树池。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内,石条上的钢质座椅“冬冷夏烫”,有的居民需自带坐垫。
探访二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
自带坐垫全因“冬冷夏烫”
西长安街文化艺术公园位于石景山区上庄东街,公园绿化面积7公顷,是周边居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3月30日下午,一进入公园,记者便见眼前出现多个或呈长条形、或呈半月形弯曲的石条,石条上设置着一个个黄色的钢质座椅。
“这些椅子用起来怎么样?”记者问一对母女。这位母亲说,女儿就在附近上学,放学后孩子很喜欢到公园里玩一会儿再回家,“这个椅子现在还能用,一到夏天就特别烫,没法坐人。到了冬天又特别冰,穿长羽绒服也不敢坐。”另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有些附近的居民来这里,会随身带着坐垫。
在公园内,不同材质、不同造型、色彩各异的休闲座椅非常多,尤其在公园的南部区域,这里简直成了一处休闲座椅的展示场。“这里原来挤着很多小商店,现在建成艺术公园,我们都特别喜欢,每天早晚都来转一转、坐一坐。”前来游园的居民对一些座椅也提出了建议,“你看这个木条座椅,铺在地面上,下面就是树池,又深又大,人要是使用就得跳下去,起身就得爬上树池,虽然看上去有创意,但使用不便,也不安全。”
【建议】
越是细节越要讲究设计
针对居民反映“冬冷夏烫”的钢质座椅,李迪华认为,该公园内的各类景观休闲椅在设计、建设方面虽然已经非常用心,但可以再关注一下细节。“你看这个树池上的座椅,铺好还没多久,就已经很破旧。树池内还装有向上的灯光,灯光打出来自然很炫,但是应该再深入思考一下,人跳进树池中才能使用椅子,方便安全吗?向上打的灯光,会让坐在椅子上的人感到舒适吗?北京是首善之都,我认为越是细节越要讲究,这些灯光设计要以人为本,不能只图炫酷效果。”
针对该公园南部错落摆放的长条形石墩,李迪华建议,其实不用再在石墩上加钢质座椅或是铺设木条板面,目前座椅选料已非常丰富,可以选择现已被广为采用的吸热系数较小、冬天不会冰夏天又不热的清水水泥,“清水水泥成本低,细腻光滑又易清洁打理,可以不用木条铺成座椅。”
【回应】
会在后续建设中充分考虑
在公园南门外一处景观座椅下,记者找到一处铭牌,上面留有名为“北京水木天城园林”的字样及联系方式。记者拨通电话后,对方表示他们只是根据设计负责施工。
随后,记者联系到该公园主管部门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一负责人表示,已记录居民及专家的相关需求及建议。公园后期其他项目的施工,以及公园设施的更新换代,在设计和选材等方面,将会兼顾季节变化、昼夜温差,充分考虑周边居民及游客使用的舒适度。
北京小学广外校区外小公园,座椅太少家长盼增设。
探访三
北京小学广外校区门外小公园
座椅添设未满一年已坏了不少
北京小学广外校区北门外有一个小公园,每至放学时分,小公园就热闹起来。随着城市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去年,这座小公园也进行了重新整修。“公园里座椅太少了,大部分家长都是站着、背着书包等孩子,要是能增加一些座椅和挂钩就好了。”一位学生家长说。家长们还反映,周边花坛上很脏,没法坐,也没法放书包。
3月30日17时许,记者来到该处小公园。公园内人声鼎沸,有的孩子背着书包在站立的家长群中钻来钻去。很多家长也是怀里抱着衣服、肩上背着书包,三三两两站在一起聊天。小公园里装有几张座椅,但每张座椅上都挤着两三位家长。趁一位家长起身离开的工夫,记者看到这张座椅的木条两端已经断裂,“都是刚装设不久就坏了。”一位家长说。
此外,在两个遮阳棚下还各设有一套连体桌椅,只是两个桌面均已消失不见,小小的圆形座椅上也都坐着家长。小公园内有多个花坛,不过,绿化情况并不乐观,花坛或空着,或仅仅种了些绿篱。“小公园去年才建成,但几张座椅早就坏掉,还有一个问题是至今西侧的大坑未填平,孩子们钻进围挡,在坑口搭设的横梁上走来走去,非常危险。”一位附近居民反映。
记者在施工围挡上找到一张“温馨提示”,上面贴着“恒万实业”。记者查到该公司联络方式以及属地部门的相关电话,但截至发稿,未能与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
【建议】
设计维护信息应在现场公示
“你看这把椅子,设在公园活动场地上显得很突兀,椅子颜色和周围也不协调,容易成为来往人群的焦点。椅子的摆放,应该是需要被看到,但又不能成为视线焦点。需要关注,又不能过度。”针对现场座椅及环境情况,李迪华分析称。
公园北侧便是居住小区,又多是孩子们放学后集中活动、娱乐场地,李迪华认为花坛内的绿篱种植简单粗暴,缺乏设计感。“花坛拐角也很尖锐,万一有人磕碰,后果很严重。”
有家长提出在花坛上加装木条做椅凳等提议,李迪华指出,座椅板条之间有缝隙,考虑到北京的气候,缝隙间会落满灰尘、树叶,一是清洁任务较重,二是蜈蚣等虫子滋生,“这种设计带来的问题,我们此前已收到过相关反映。”他建议,公园中的花坛应该磨平尖角,座椅设置也不应紧邻绿篱,“国内各种花草很丰富,小花园的设计从座椅到花草的选择,应给孩子们创设美的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另外,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打造与安排,李迪华建议,应将投资、设计、施工、监理及维护等部门均在现场公示,“该类公示应予以强制规定,更好接受公众及社会监督,好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参与到对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来。”
(原标题:城市公共座椅好看还得好用)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