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年代记忆传承不息。在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中,首钢是热火朝天的“十里钢城”,郎家园6号院是北京工业版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隆福寺代表着老北京的繁华与市井烟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代在变化,城市在发展,如今科技代替钢火、文创激活老地标、当代时尚住进古典空间,年轻的人们对这座城市也有了新的期许。这些年,北京生长出越来越多个性化的文创园,在她“文创之城”的背后,有着包容的内核,滋养不同创意和不同个性共存,让这座超大城市更有“温度”。
经过改造的首钢三高炉成为京西一处别具特色的活动场所,夜晚亮起红色灯光后更添科幻色彩。本报记者 邓伟摄
后冬奥时代的首钢答卷
高端产业加快聚集,吸引256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总额近400亿元
举办服贸会、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星光奖”等40余项大型活动
超过100万人次参观了首钢滑雪大跳台
今年春节总入园客流量达20.6万人次
首钢园:从“锈带”到“工业迪士尼”
走到首钢园内宽阔的十字路口处,刘永亮时常想起二十年前作为普通工人的自己。烈日当头的夏天,首钢园三号高炉旁,20岁出头的他正在把火车车厢一节节连上,火车拉着几千摄氏度的铁水去往钢厂。熔化的铁水像近在咫尺的太阳,烤得人脸滚烫。
那昔日热火朝天的“十里钢城”,如今已矗立起十几米高的LED大屏。火车穿行、高炉滚烫、钢花四溅的画面,都被定格在另一个时空里。
首钢的搬迁、转型发展之路,与两场奥运会紧密相连,新首钢因夏奥而生,因冬奥而兴。
北京申奥成功后,为改善北京生态环境,首钢实施钢铁业搬迁调整。刘永亮和一批工友留在了首钢园,看护机器设备。
2013年,首钢园内西十筒仓片区,要改造为冬奥组委办公区。刘永亮又开始忙活起来,组织施工,拆除原先储存煤炭、矿粉的料仓以及设备的钢结构,将筒仓与冬奥功能适配。
2017年,首钢园区内要建设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当时34岁的刘永亮,又有了“新任务”——学习制冰技术。冬奥会期间,刘永亮在首都体育馆参与了花样滑冰与短道速滑赛事的冰面保障工作。冬奥会后,他继续在首钢园制作、维护冰面,为冰上俱乐部、各类体育赛事服务。
2022年2月8日上午,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以第三跳惊人的发挥,拿下其冬奥会的首枚金牌。她凌空而起的身影后,4座灰色的冷却塔成为夺冠画面的背景。一时间,最美水晶鞋、时空雪飞天、工业迪士尼、京西新地标等美誉纷至沓来,代表了中外媒体以及运动员们对首钢大跳台的盛赞。
2018年11月23日,三高炉改造后的“首秀”是作为奔驰新车发布会场地。在三高炉身上,“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被具体化。2022北京时装周首秀、2022年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体育论坛、音乐会、展览等活动纷纷在这里举办。
首钢园里,又一高炉改造而成的“超体空间”即将亮相。它不仅定位于华北最大虚拟现实体验中心,也是一个将VR/AR技术和工业遗存结合的国际文化科技乐园,让市民游客沉浸体验潮流科幻产品。
目前,首钢园已经聚集了航天科工智能院、中国移动咪咕、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元宇宙前沿技术中心、光场公共技术平台等一批大中小企业、一批公共技术平台、一批创新型场景。
冬奥元素、科幻与科技,创新代替钢火,作为新鲜的血液流淌在首钢园。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昔时的工业遗产,正在以崭新的方式融进北京城中。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首钢改造的历程“可以证明奥运会如何助力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
现场
当游客来到首钢园
首钢子弟李女士虽然从小就跟着父母进首钢,却还是第一次和这些钢铁建筑离这么近。“首钢园太好拍了!”她说,“随手拍几张都是大片”。
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不少关于首钢园的“打卡攻略”——当一名游客来到首钢园,可以怎么玩?
“懂行”的游客都知道,最快了解首钢园全貌的方式,莫过于从空中俯瞰,将星罗棋布的工业遗存尽收眼底。从首钢厂东门新址广场进入,一路往北,大约走5分钟的路程,便来到了全长约3.4千米的“空中步道”(首钢高线公园)。
这条由蒸汽管道等组成的工业架空管廊,几乎贯穿于整个厂区。这里过去连接着不同生产环节,如今连接起新首钢的不同功能区。在传承工业特色风貌的同时,可以为访问者带来不同层次的观景、休憩、健身体验。
由原首钢炼铁厂一、三号炼铁高炉压差发电站改建而成的星巴克门店,同样是必到“打卡点”。这家分店被称为星巴克“全球最‘钢’的一家门店”,来此不光为喝杯咖啡,也为一睹工业建筑的美感。
如今的首钢园,已成为了一个集工业文化、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打卡地”。很多人来到首钢园遛弯儿、遛娃、拍照、跑步,工业遗产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的新方式。
扎根CBD核心区的郎园Vintage,已成为创意办公、艺术体验、时尚消费的文化空间。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郎园:从废旧厂房到文创地标
2015年,宋秀平第一次走进郎园Vintage的园区。“像是走进了一片世外桃源”。作为首创郎园品牌总监,他看到CBD的车水马龙和郎园的安静形成了明显对比。
这里是郎家园6号院,曾是北京万东医疗设备厂的厂房。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北京CBD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工厂逐步拆迁外移。2009年,这里开始打造文创品牌。
盘活一个从废旧厂房里生长出来的文创园区并非易事。郎园Vintage的园区体量并不大,只有两万九千平方米。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燕和团队成员开始思考:如何能做出园区的文化多样性?
她记得,最开始起步时,郎园团队利用园区的自持空间,每周六定期举办电影自习室的活动,刚开始很冷清。“人最少的一次,全场只来了两个人。”坚持了半年后,活动渐渐有了名气。
2015年开始,郎园越来越多地举办面向公众的文化内容活动,戏剧、音乐演出、电影、图书市集、文化沙龙,甚至有人从香港专门飞到北京,只为在郎园看一场昆曲表演。久而久之,文化内容逐渐IP化,衍生成了文化产品。
2017年,郎园Vintage的经验开始在全国输出,先是杭州,之后是乌镇、上海、厦门。
如今,郎园Vintage逐渐成了北京的文创地标之一。郎园品牌也陆续孵化出北京市级文创产业园区郎园Park、北京市首批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郎园Station等品牌空间。
对61岁的北京人秦玉珠而言,郎园Station园区功能齐全,是周末带孙女活动的好去处。这个项目位于东北五环内,前身为北京纺织仓库。和郎园Vintage身处CBD中心区的地理位置不同,郎园Station的项目偏远。为了验证郎园的运营模式,2019年,首创郎园与土地所有权人合作,开始转型之路。
在赵春燕看来,郎园Station地理位置靠近第四使馆区,离798艺术区和望京片区也并不远,周边还有将府公园天然的休闲环境。为了测试郎园Station文化消费定位的可行度,2019年5月份,郎园Station做了一届“舌尖上的一带一路”活动,作为亚洲美食节朝阳区的分会场。三天内,园区迎来了2万多人。
在短短几年内,郎园Station成功吸引了13亿元的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内投资,成为北京市首批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
作为工厂里长大的孩子,这里早已不是秦玉珠记忆里的厂房。但她觉得,如今的文创园,或许是儿时记忆中那些工厂的“最好去向”。
亲历者说
让大家看到它曾经的样子
郎园最初开始改造时,首创团队并不懂文创园区的改造规则,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燕便组团去上海新天地、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及北京的798艺术园区学习。
她记得,在看过这些文创园后,最大的感受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中心有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物存在,你会觉得它的存在是比现在盖的高楼大厦更能触发心底的东西。这也许就是历史建筑的力量。”
改造郎园时,赵春燕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保留下那些能体现时间和历史的东西。
首先是植物,植物是最能体现时间的东西之一。郎园里有一面爬满了爬墙虎的墙,为了保护这面墙,每日施工时,赵春燕便站在墙边,时刻提醒工人在修缮时不要破坏爬墙虎的根茎。
其次便是建筑本身。赵春燕说,在客户入驻园区后,园区规定所有客户改造房屋方案通过的前提是不能破坏工业遗存的部分。
令首创郎园品牌总监宋秀平印象最深的是郎园Vintage内良阅书房的改造。良阅书房所在的空间是这个车间的配房,体积矮小,有一处露天的空间栽种着两棵老树。在改造时,保留了旧厂房原先的老树和旧墙皮,在外围将建筑做成了一个玻璃盒子样式。
“虽然改头换面,但是能让它有一个脉络,让大家看到它曾经的样子。”宋秀平说。
隆福文化中心将传统建筑和现代设计结合呈现,成为京城知名文化活动空间。本报记者 邓伟摄
隆福寺:从老市井到“新国潮”
三月下旬,春光明媚。走在隆福寺园区,时尚和古典相结合的气息随处可见。一栋两层小楼,特意保留着旧日的红砖,加以改造之后,变成了一处具有历史印记的创意空间。一块牌匾,如果停下脚步,仔细探寻它的故事,就会发现它已经历数百年沧桑……
老一辈北京人,大多会怀念隆福寺的市井气息,年轻人对园区的期许,则多了一点时尚、潮流的色彩,同时充满了文化感。
这两者并不矛盾,就像北京这座城市一样,它是全新的,也是古老的,是厚重的,也是前沿的。
小时候就在胡同里长大的咖啡馆主理人Lucy,一直觉得在胡同里开一间咖啡馆,是一件时尚又好玩的事情。
2019年,隆福寺园区一期项目落成招商,Lucy在这里开了她的第一家咖啡馆。“我小时候就住在附近的胡同里,经常来隆福寺,觉得这里的商业氛围挺好的,所以改造完成后,就首选了这里。”
在Lucy看来,改造后的隆福寺,那种“又老又新”的状态,有点像她小时候胡同里的咖啡馆,“这其实就是北京的特色,既传统又时尚,我觉得这个特色不能丢。但同时,我们是新一代北京人,也想在这里做一些我们这一代人喜欢做的事情。”
在更读书社工作的年轻人小于,也是胡同里长大的老北京。但不同的是,他没有亲眼见过那个充满市井气息的隆福寺。“老一辈的人们会说起隆福寺的繁华,但我觉得,现在的隆福寺也有它独特的美。”
如今,闲置老食堂变身为新锐美术馆,废弃旧车库改造成冰雪运动店,九层商业楼顶上变出了一套空中四合院……在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一个古典又时尚的新园区逐渐成型,曾经的老地标开始拥抱“新国潮”。
在这个空间中,体验着文化影响力的不只有游客和消费者,园区的经营者也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成长。“商户之间交互式相处模式,也是我们着力打造的重点。每家店虽然都各具特色,时尚、前卫,但相处模式却像是老北京院子里的街坊四邻。”园区负责人说。
一个升级后的隆福寺正在不断打造中,它既古典又新潮,在最古老的城区引领最新的潮流。未来,更多的变化将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涌现。
规划
“绣花式”的改造提升
隆福寺的变化,从2012年开始。当年,北京市东城区启动隆福寺地区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隆福寺园区覆盖范围内,采取片区式更新的形式,分三期改造。
园区负责人介绍,第一期可以说经历了“绣花式”的改造与提升,其中仅设计方案就进行了数十次优化与调整。项目重点营造古都风貌景观、保留隆福寺历史轴线、提升胡同步行路线的适宜感。
2019年,7.5万平方米的一期开门营业,成为一个融合了城市书房、美术馆、艺术街区、共享办公等的全新文创生态空间。
据介绍,二期工程已经在紧张建设中,主要围绕地铁织补地块开展区域建设,包括隆福寺东院、隆福寺南坊及长虹影城项目等,预计在今年底即可实现整体亮相。
(原标题:新时代首都发展巡礼|老地标更新,包容滋养“文创之城”)
流程编辑:tf02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