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髓来看,中央政府依然和以前一样,希望中国经济能够稳中求进。稳是前提条件,进是发展的需求。简而言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两大方面的重要经济信号。第一,实体经济发展将获政策支持。中国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实体经济,今后要跨入高收入国家就要依靠实体经济。第二,国企改革进入“建设年”。与2015年并未提及国企改革不同,2016年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并强化了对国企改革的要求,并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除此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给2017年定的任务主要有四个,第一个是继续推动供给侧改革,第二个是要振兴实体经济,第三个是要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第四个是新型城镇化。
从上述四点来看,这和往年的工作安排似乎并没有多少差异,但从这个宏观环境来看,目前的经济基础是更加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对自身也有了更新的定位。虽然目标看起来没有变化,但我们的精神状态已经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前景极为不明朗、欧元区面临大量不确定因素等综合不利条件的影响下,中国经济的企稳、经济数据的超预期的好转,为中国经济后期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信心。
2017年,中国经济继续“稳”
虽然我们有很多信心,但中国经济在2017年可能更加不乐观。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速依然受到压力,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全球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扑朔迷离的前景和钱景。尽管中国各类经济数据已经呈现出企稳的迹象,但数据只能代表过去,还有很多的未知及挑战在等着我们,在经济基础依然难以起到稳定作用的情况下,谨慎是必然的选择。
结合当前世界局势来看,绝大多数国家2017年的计划都希望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内需等方式,推动本土企业发展,加大投资并增加就业机会,以此刺激国内经济增长,这种想法也意味着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中国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各种竞争必然加剧,贸易战、货币战、资本战等没有硝烟的比拼将层出不穷,这既会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国经济向好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中国经济。
相比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较高的经济增长之中,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17年依然会将“稳”放在首要位置上,也代表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将继续持续下去,并将在2017年的经济发展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
经过2016年的过渡,2017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向“要质量”的方向发展,即去库存、去产能、去落后技术、去僵尸企业,都是结构性供给侧改革要协调的问题。在宏观方面是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挤出各种泡沫,不再单一追求发展速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已经为此做出了一定的铺垫,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2017年继续向着更高的质量目标发展。
在微观方面,是要提升消费者获得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很多人喜欢海购、很多海外游的中国游客喜欢各种扫货,如此大费周章,归根结底一是对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质量不信任,二是认为在同等质量下海外产品的价格较为便宜。如果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真正的物廉价美,无需国家号召拉动内需、供给侧改革就能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进行购买消费,这无疑是值得政府、企业共同重视的。
2017年GDP预计在6.6%左右
经济发展要质量,经济结构也需要质量,从2016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尝试用某些行业来取代楼市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从而优化中国经济、产业机构,以在L型经济铸上一个更有质量的底部,以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这也是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很显然,在追求质量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经历一种变革。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变革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积蓄大量动力,但从短期来看,这种变革是一种可能会形成动荡的大胆尝试。因此在“稳”的前期下,中国经济依然会保持较为平和的增速,不会出现过于强劲的增长,也不会出现大幅下滑,预计2017年的GDP将在6.6%左右。
在2017年,预计科技和朝阳型的实体产业将逐渐站上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其中一部分就受益于持续推动的“双创”热潮,在这几年的创新创业培育中,有一小部分新兴企业已经初显成效,将成为未来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力量之一,这是“双创”取得的成绩。但是“双创”市场也已经形成了二八格局,除了小部分企业暂时取得成功外,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在市场竞争中倒下,这些倒下的企业可能会形成一些负面情绪,因此如何安抚、稳定这些负面情绪,也是稳发展当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通胀方面,中国CPI水平依然较低,2016年1月份到11月份的CPI均未超过2.3%,考虑到临近2017春节CPI将开始出现周期性的上涨,但在2017年一季度之后、二季度中期将再度缓和。同时,考虑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链等问题,因此只要不出现突发性或危急性情况,中国央行在2017年利息调整的概率极低。在汇率方面,尽管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好转,但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民币在自由市场中依然面临着贬值压力。在资本市场方面,能够决定向好或向坏的实际上还是实体经济主体,因此资本市场在大体上也将以“稳”为主色调,中国监管部门也会继续加大监管力度打击各种“投机倒把”、不法行为以维护市场健康。
作者简介:
宋清辉系著名经济学家,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