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6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经济增长和民间投资的关系成为耐人寻味的话题。
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速是6.7%,创26年来新低,与此相伴的一个现象是,去年民间投资增速也下滑到3.2%。问题随之而来——是经济增速的下降带来了民间投资的下滑,还是民间投资的下滑带来了经济增速的下降?
正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所说,民营经济本身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它对市场的反应最敏感,投资的行业应该说都是能取得市场平均利润的。
也就是说要有利可图,民营经济会随机应变的。在“十二五”期间,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说明机会多、利润大;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前景不太明朗,民间投资当然也就刹车减速。这说明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作用,民营企业在规避市场风险。
由此看来,似乎是经济增速的变化影响了民间投资。但反过来看,在中国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大半壁江山,每年创造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超过50%的财政税收,还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以上。那么,当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到3.2%,自然也就要拖累经济增速。
这似乎成了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那么,民间投资需要发挥什么作用?
所谓“更好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更高的增长速度,二是更好的经济质量。
从前者来说,民间投资的下滑其实也提供了一个下蹲起跳、提高增速的空间。如果民间投资能够重振雄风,那么经济增速超过6.5%也就大大有望。另外,每年的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进入民营经济,那么,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就离不开重振民间投资。
从后者来看,中国经济现在需要“脱虚入实”、振兴实体经济,而民营经济正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需要在创新创业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而民间投资也正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著名的“BAT”是民营企业,在创新创业大潮中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产业、新企业,也往往都是民企身份。
这就不难理解,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对民间投资那么重视。去年,他曾连续多次开会,部署扩大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工作。他说,必须认识到,民间投资总量大,对消费和就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不仅关系到“稳增长”,更影响着“调结构”;不仅影响当前,还会影响未来几年发展。
一方面,固然是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周期的问题,带来了民间投资的减速;但另一方面,也一定还有其他一些体制机制原因,阻碍了民间投资的增长。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让其他一些原因更加凸显;也正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从这些原因入手,消除民间投资增长的障碍,也就愈加重要。毕竟,经济周期很难改变,而体制机制的问题却可以解决。
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下降,国务院去年曾派出督查组分赴各地,发现四大类问题,包括:屡遭“白眼”频“碰壁”,公平待遇未落地;抽贷、断贷现象突出,融资难仍普遍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审批繁琐依然突出;成本高、负担重,影响企业投资意愿等。可见,民间投资不振,尚有原因;而提振民间投资,也尚有很大余地。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提法,可以说都是在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比如,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以“三个凡是”原则,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让企业广泛受益等等,无不是要大大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民间投资。
从这个角度讲,也就不难理解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相应举措,比如落实“26条”、进一步简政放权、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进一步做好服务、维护好市场秩序等。
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的话说,就是还要让民企有空间投资、有能力投资、有动力投资、有信心投资。
事实上,只要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民间投资成长空间就会巨大,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也会巨大。比如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国企主要集中于三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私营企业在三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占比仅为7.1%。在这些领域,怎么开放市场,吸引民间投资,就显得特别重要。据有关统计,去年以来,有1400个已公示社会资本方中标人的项目,通过PPP方式进行投资,总投资2.4万亿元,显示了民间投资的踊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