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按人民币计,中国2月进口同比大增44.7%,出口同比增长4.2%低于预期的14.6%,2月出现603.6亿元贸易逆差,九州证券邓海清解读称,进口远超预期主要因价格因素、春节因素叠加。同时,周二下午中国央行公布数据,中国2月外汇储备意外回升,重返3万亿美元关口上方,达30051.20亿美元,较29982亿美元的前值增加69.16亿美元,自2016年6月以来首次上升。
邓海清称 ,结合3月7日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意外回升,罕见的贸易逆差和意外的外储回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才是人民币汇率真正的信号弹?
如何理解2月贸易逆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最为直观的想法是,2月超预期贸易逆差,导致市场美元需求增加,利空人民币 汇率,但邓海清并不这样认为。
结合2月外汇储备数据,邓海清称,可以得出“人民币贬值压力可能释放完成”的结论,人民币在2017年可能逆转贬值趋势。主要逻辑是:2月央行未干预市场,贸易部门逆差意味着金融部门顺差,2014年以来的资本流出趋势可能发生变化。
详细解释是:
外汇市场的参与方有三个:贸易部门、金融部门、央行,如果央行不参与外汇市场,则表现为官方外汇储备不变(央行没有买卖美元,或者净买卖差额为零),这是2月发生的情况,2月外汇储备结束连续7个月的下降(净增加与外汇资产估值波动有关)。
简单起见不考虑央行,则可以近似认为2月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买卖美元规模相等,由于贸易部门为逆差,因此金融部门必然是顺差,这意味着资本外逃变为资本内流。
这一方法被称为残差法,这一方法较为粗糙,未考虑贸易与结售汇的时间差、资产价格变动、漏损等,但大体可以反映趋势。
2014年以来,使用上述方法估算的金融部门持续逆差,此次2月表明资本流出趋势可能出现逆转。
但需要强调,贸易数据和外汇储备数据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特别是残差法单个月很难反映趋势,因此至少需要3月甚至4月的贸易数据和外汇储备数据进行确认。
邓海清认为,2017年人民币汇率大概率逆袭,2014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趋势大概率在2017年结束,主要理由是“中美四大背离消失”:
(1)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中美经济方向不再背离,过去两年中国经济向下,美国经济向上;
(2)货币政策,中国央行由“略偏宽松”到“中性”、中美货币政策方向不再背离,过去两年中国宽松,美国紧缩;
(3)汇率政策,特朗普并不希望美元过度强势,而过去两年美元持续大幅升值;
(4)资产价格泡沫,中国房地产调控、资产价格泡沫有可能得到控制。
应当避免“贸易逆差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资产下跌”的简单线性逻辑。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需要认识到“2月贸易逆差只是春节因素导致的正常现象”,
对股票市场,仍然维持中国股市长期健康牛观点不变,对债券市场,维持2017年一季度震荡市的判断不变,对外汇市场,看好2017年人民币汇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