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认识自然、了解自然,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有必要从幼儿阶段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切实帮助幼儿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增强垃圾分类意识,落实垃圾分类行动。
关键词:垃圾分类;幼儿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垃圾分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目前不少幼儿园已经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但是根据研究调查表明发现,部分幼儿园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垃圾分类的活动形式也较为单一,幼儿无法从教育活动中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具体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所以基于这样的问题,在今后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创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帮助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体验中能够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环保理念。
一、将垃圾分类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
幼儿乐于在玩耍的过程中接受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教师让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幼儿的年龄较小,处于懵懂的年纪,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的思想,并且他们天性爱玩,为了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明白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提高幼儿自主将垃圾分类的能力,促进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与垃圾分类有关的游戏活动。教师在活动场地放置一个红色和一个蓝色(与实际垃圾桶颜色一致)的塑料桶,蓝色塑料桶贴上可回收的标签,红色垃圾桶则贴上不可回收的标签,接着教师把小纸条、塑料瓶等分发给幼儿,并让幼儿按照塑料桶上的标签进行分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说:“同学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塑料瓶我们可以剪掉一部分用来做笔筒和盆栽,用过的废纸片回收后可以成为我们桌子上的本子;生活当中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它们还有很多的价值,所以我们大家要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之后,教师可以再展示一些用废品制作的精美工艺品,激发幼儿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既享受了游戏的乐趣,还学到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同时促进幼儿养成垃圾分成的习惯与意识。
二、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幼儿垃圾分类的体验
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素材。尤其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素材为幼儿构建轻松快乐的教育环境,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幼儿对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感知。在构建良好教育环境的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故事、音乐等方式来调动幼儿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借助素材装饰幼儿园内、教室内垃圾箱,带领幼儿认知垃圾分类的标准,进而在垃圾分类教育环境之中,进一步感悟体验垃圾分类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日常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垃圾分类环境的构建以及垃圾分类知识的点滴融入。在课程教学之前,可以为幼儿播放垃圾分类的动漫视频,带领幼儿在欢快的音乐节奏和可爱的动漫人物演绎中感受干净整洁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体验垃圾合理、分类回收以及再利用的必要性。教师应该注重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幼儿在垃圾分类的环境下能够学会并独立完成废物的再创造。教师可以用一些废纸制作多种颜色卡片,并将卡片粘在墙上,幼儿可以用废物兑换相应颜色的卡片。例如,当幼儿有塑料瓶时,塑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并且将可回收垃圾换成蓝色卡片,将它们联系起来,幼儿便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还可以开展手工课,通过利用安全无害的废物,如小纸团、塑料瓶等,以此引导幼儿,让幼儿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作一些富有创意的工艺品,之后教师将幼儿制作的工艺品进行展示,并进行鼓励式的点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之余,教师可以在物质环境方面着手,装点教室内外的垃圾箱,在为垃圾桶粘贴相应的垃圾分类标识之后,还可以裁剪各种可爱的图案装饰垃圾桶,拿起画笔勾勒出色彩多样、可爱生动的小图案。当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他们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垃圾分类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无形的环境氛围,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宣讲垃圾科学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包含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在引导幼儿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体验之前,教师可以认真研究垃圾分类主题园本课程的设计。在班级中开展垃圾分类环保小课堂活动,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指引之下,教师进行生动的讲解,带领幼儿学习垃圾科学分类的小知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幼儿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邀请环卫处的工作人员以及幼儿家长深入班级,为幼儿宣讲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教学互动。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设计研究相关园本教育课程,带领幼儿在相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教师需要提前制作教学幻灯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幼儿展示垃圾分类的标准、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健康卫生的行为习惯等。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幼儿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进行感悟,理解垃圾分类,在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做环保小卫士的信心。在有条件的班级中,教师可以邀请环卫处的工作人员来,为幼儿具体讲解、演示垃圾分类,带领幼儿近距离感受垃圾分类。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参观能源公司,实地观察垃圾进入垃圾场后,工人们是怎样处理的,让幼儿了解垃圾最终去了哪里。
四、开展文明整洁社区活动,利用社区互动促进幼儿成长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育活动不仅应该体现在课堂知识的教育和演示之中,而且需要带领幼儿增加活动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社区是幼儿健康快乐生活的场所,在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社区活动来引导幼儿伸出双手,为文明整洁社区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通过社区垃圾分类活动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在垃圾分类中交流,体验垃圾分类知识的应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实现自身全面有效的成长。例如,在开展垃圾分类社区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和社区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为幼儿深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条件和物质条件。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他们熟悉的社区之中,捡拾草丛和小路上的垃圾,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将捡到的垃圾放在恰当的垃圾桶之中。在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结伴活动,在捡拾垃圾的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尤其需要帮助那些没有认真区分垃圾类别的幼儿,帮助他们合理归置垃圾,在集体力量的帮助下能够尽快获取知识,提升垃圾分类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之下,带领幼儿参观垃圾中转站,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五、家园共育培养环境理念,变废为宝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家庭的支持和协助。对于垃圾分类教育来讲,要想真真切切将这项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幼儿教师需要和家长进行密切配合,形成一致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理念,给家长传授陪伴教育和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垃圾的活动意识。垃圾其实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资源,所以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在家长带领之下,收集可用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这些所谓“没用的垃圾”通过自己独到的设计变废为宝,重新发挥他们的作用和价值,将活动中无法重新再利用的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正确投放在相应的垃圾箱中。例如,在落实家园共育、提升幼儿环保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和家长讨论交流增强幼儿垃圾分类意识的活动方案。利用周末的时间,家长带领幼儿进行大扫除,整理家庭生活物品。在这个过程中将发现的废旧物品进行回收利用,在家长和幼儿的协同操作之下,进一步实现将垃圾变废为宝。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的奶粉桶、透明胶带、彩色纸张做一个小凳子,可以利用废旧的食用油桶、剪刀、贴画制作精美的小花盆。在做好这些小工艺品之后,家长还可以带着幼儿拿着手中的作品来到社区之中,为社区里的居民进行展示、讲解,帮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将垃圾变废为宝,提高物品的利用率。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讲,需要认真研究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特点,在幼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垃圾分类教育知识,带领幼儿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体验之中。进一步感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引之下,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进而在生活中能够落实行动,真正做到垃圾合理分类,为干净整洁生活环境的构建助力。
作者:潘芳芳 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