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春节假期过后,为消食解腻,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水果。水果具有充足的水分,可以润肠通便、利尿消肿、润肌肤、清肺热、缓解疲劳,对人体确实有诸多好处。不过,美味可口的水果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有些麻烦也会接踵而至,甚至还有一些水果会引起形形色色的“水果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芒果病 “洗脸式”吃水果不推荐
芒果含有的果酸、氨基酸、蛋白质、漆酚、卡杜酚以及未成熟芒果的醛酸都是潜在的过敏原,会对皮肤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发过敏。一些人食用或接触芒果后,会口唇红肿发麻、喉咙发痒灼热,脸和四肢发皮疹,可伴轻微水肿,一些人还会有腹痛、腹泻等,其实这就是芒果病。
儿童容易“洗脸式”吃水果,把芒果浆汁沾到脸上或身上,而且儿童皮肤薄,因此易患芒果性皮炎,这是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的一种。
另外从中医角度来说,芒果性带湿毒,患有皮肤病和肿瘤等体质带湿者应避免多吃芒果。
【预防】对芒果过敏的人,可以尝试把芒果切成小块直接入口避免沾到口唇皮肤,或用搅拌机打成芒果汁用吸管吸食。对芒果严重过敏的人应避免再吃芒果。
【治疗】芒果性皮炎可用3%硼酸溶液每日冷敷患处2-3次,同时在医师、药师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桔黄病 多饮水促胡萝卜素排泄
柑橘类富含胡萝卜素,一次吃太多或连续几天吃导致大量胡萝卜素吸收入血,肝脏无法及时转为维生素A贮存,胡萝卜素在皮肤浅层组织沉积导致黄染,这就是桔黄病。
皮肤黄染通常先从手掌和脚底开始,其次是鼻子、额头,严重者可累及全身,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等症状。
【预防】避免短期吃大量柑橘类水果。
【治疗】一般无需治疗,只需停止食用柑橘类和其他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南瓜等,多饮水以促进体内过多的胡萝卜素排泄。
柿石症 与虾蟹错开食用时间
柿子或柿饼中含有大量鞣酸(单宁酸)以及胶酚、果胶,遇到胃酸时,在胃消化酶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胃内滞留时间越长,凝块越结实,这就是柿石症。
吃了柿子难免形成柿石,少量食用形成柿石较小,一般可以通过消化道排出。但大量连续进食柿子或柿饼形成较大的柿石,就可能堵塞幽门口或堵在小肠引起肠梗阻,出现饱胀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预防】避免空腹吃柿子,避免吃未成熟的柿子,与高蛋白的虾蟹错开食用时间。
【治疗】较小柿石可用碳酸氢钠改变胃内环境或多潘立酮或西沙必利促进胃蠕动,也可以在胃镜下取出。较大柿石引起肠梗阻者,如无急性穿孔症状可先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治疗。
菠萝过敏 浸盐水、煮熟有科学道理
菠萝含有两种主要致敏物质:菠萝蛋白酶和甙类,部分过敏体质食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前者会导致出现阵发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后者对皮肤和口腔黏膜有刺激,会导致口唇和四肢发麻、皮肤潮红、全身发痒、结膜充血等症状。菠萝还含有5-羟色胺,过量食用可出现头痛、心慌的症状。
【预防】吃菠萝前放入盐水中浸泡以分解过敏物质,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把菠萝煮熟食用也是一种方法,当然口感肯定会受到影响。
【治疗】症状严重如出现昏厥应及时送医,轻度过敏在医师药师指导下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桃子病和李子病 忍住“鲜”,护消化
桃子含有较多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但吃多了反而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胀、腹痛。桃子糖分较高还可能使肠道黏膜脱水,反而导致便秘。吃桃子还可能导致毛囊炎,俗称疖子。李子果酸含量高,多吃易引起胃痛。
【预防】避免吃未成熟的桃子和李子,避免吃刚摘的鲜桃,建议放1-2天,一天吃桃子不超过2个,熟李子与冰糖一起炖可润喉利嗓,消化道溃疡和便秘患者应避免多食。
【治疗】消化功能紊乱通常可自行缓解,轻度毛囊炎可自行消退,严重时遵医嘱外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软膏。
榴莲病 与山竹、梨、西瓜“配着吃”
榴莲性热而滞,容易导致身体燥热、口干舌燥和痤疮加剧。榴莲含糖和胆固醇较多,容易增加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基础疾病患者的代谢负担。榴莲果汁黏稠,易阻塞咽喉、气管而引起老人和儿童窒息。
【预防】建议和性寒的山竹、多汁的梨和西瓜搭配起来吃以消除燥热。
【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老人和儿童宜少吃、慢吃。
总结来说,“水果病”主要是过量食用水果导致了人体无法及时消化分解,或是水果含有的特殊成分导致的过敏反应。因此,水果看似好吃无负担,但也不要贪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