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两则新闻冲上热搜。第一则新闻是某大学生对高中女同学“P图造谣”,经查实,其违法行为属实,警方做了行政处罚,该大学生被开除学籍;第二则新闻是因为染粉色头发而遭到网暴的杭州女孩患抑郁症自杀了。这两个事件都与网络暴力有关。网络时代,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社交并应对不良行为?
网络暴力背后的五种心理因素
网络暴力是暴力的一种,是指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的隐私、人身安全及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
为什么网络暴力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从几种心理效应来分析。
第一种是放大效应。在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边缘型人格,有的人是因先天基因缺陷,缺乏共情能力,表现为偏执型人格或者变态人格;有的人是因童年受过虐待或大脑受过伤害,镜像神经元发育不健全,无法对他人感同身受,甚至以让别人痛苦为乐。虽然这种人占比很少,但是因为网络的快速传播和放大效应,其不良行为容易成为舆论热点。
第二种是踢猫效应。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懦弱,就通过网络来发泄情绪,转移愤怒。这就像一个孩子受了大人的欺负后,就去踢小猫的行为一样,这种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叫“踢猫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现实问题而欺负无辜者的负面情绪的传染。
第三种是松绑效应。有的人在生活中表现很善良,但是在网络上,因为缺少规则的约束,加上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阴暗面容易被释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松绑效应。
第四种是羊群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现实中也有这种情况,人云亦云,尤其是在网络上一旦形成浪潮之后,对受害者极其苛刻、极尽挑剔,就好像加入了一场盲目的狂欢。
第五种是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网络上部分营销号为了吸引流量,精心挑选一些奇葩言论,恶意放大一些极端因素或者偶发事件,拱火、挑事、带节奏,引发骂战和冲突。而围观吃瓜群众只看到被挑出来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从而忽视或者掩盖了其他特征,造成人际认知上的缺失。
培养良好心态正确应对网络社交
青少年群体如何培养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方式,如何面对网络社交中的暴力问题?
第一是要增强法律意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父母应教育孩子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有礼仪、礼貌和理性。不做造谣生事者,不做忍气吞声者,不做袖手旁观者。一旦受到伤害,要及时固定证据,勇于拿起法律武器,让造谣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
第二,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未成年人尽量不暴露自己的正面照和自己的真实信息,发照片时不显示位置,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开启网络青少年模式,学会向平台投诉,拉黑禁言负面的言论。
第三,提高心理素质,客观认识网络世界。教育孩子增强包容性和对多元化的理解,不轻易评判他人的外貌、着装打扮和行为,这是一个文明人应有的修养。如果对方攻击我,那是他的品行问题。
第四,增强现实感,不沉溺网络社交。虽然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评论,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我的曝光度。如果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强,那么就要尽量减少在社交网络发布信息,甚至干脆卸载不必要的社交媒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真实的社会里。
(作者系科普作家、金牌阅读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