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清肝炎防治路上的“拦路虎”——写在2023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28 11:26:47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李诏宇

肝炎,即肝脏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肝脏病变,是我国民众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类肝脏疾病的患者达到了数亿人,其中,又以乙肝这种典型的病毒性肝炎为最。


(相关资料图)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世界肝炎日”前夕,科技日报记者在“2023年消除肝炎危害行动暨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了解到,自199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乙肝新发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数千万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危害,以乙肝为代表的肝炎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打疫苗、精管理,肝炎防治工作硕果累累

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目前我国适龄儿童乙肝、甲肝疫苗的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还实现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全覆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5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流行率被控制在1%以下,提前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西太区提出的儿童乙肝防控目标。”王贺胜表示。

乙肝病毒曾在中国大地肆虐多年。1992年,我国启动了新中国成立后最大规模的全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流行率高达9.75%,远高于世卫定义的8%“高流行区”划分。那时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携带乙肝病毒。

然而,自1993年起,乙肝病毒新生儿感染率却呈现急转直下的态势。2006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就已经降到0.96%,到了2014年,这个数据已下降到0.32%。

我国的乙肝防治,何以取得如此惊人成果?在参加大会的许多专家看来,这离不开国家顶层设计的完善、防控措施的优化、生物医药科技水平的进步、群防群控基础的不断夯实,更离不开无数医卫、科技工作者们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

1983年,我国开始血源性乙肝疫苗的研究;1985年,我国本土乙肝灭活疫苗正式获批生产;199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倡自费接种;2005年,乙肝疫苗被纳入了国家一类疫苗,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2010年,针对孕妇乙肝表面抗原的筛查开始普及……

“30年来,乙肝疫苗保护了一代人,更造福了中国的未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说。

一支支疫苗像一面面“护身盾”,让原先在乙肝病毒入侵时手无寸铁的国人,有了底气和武器。

多方法、广携手,消除肝炎危害再启新篇

尽管乙肝防治的成果突出,但乙肝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仍在以另一种方式持续——“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条疾病链下游的矛盾正愈加凸显。

“我国摘掉‘肝炎大国’帽子的论断还为时尚早。”王宇认为,“等待、松懈、麻木的心态要不得!”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主要条件,但“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依旧是防治肝炎路上的3大“拦路虎”。

如何扫清“拦路虎”,化被动为主动?

扩大筛查,是肝炎防治的第一步。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介绍,作为降低传染病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筛查可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降低疾病的危害。通过对一般人群筛查肝炎病毒,可让尚未感染者对肝炎病毒进行早预防。

抗病毒治疗,则是肝炎患者预防肝癌的最有效措施。“这件事只要做,就有收益!”王宇表示,肝脏纤维化患者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3—5年,即可将罹患肝癌的风险降低10%—30%。

扩大治疗则是防范肝炎的另一重要举措。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教授贾继东解释,以前的治疗就像雪中送炭,只治疗那些最严重、最急迫的患者。“现在我们要做的是锦上添花,提前一步让乙肝等肝炎发展得慢些,让患者的生命质量高些。”贾继东说。

此外在费用方面,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集中采购的实施,抗病毒肝炎药物价格得到了显著下降。

大会上,世卫驻华代办利千基介绍,世卫全球卫生部门制订了新的行动和目标——计划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在全球范围将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90%和65%。

专家们一致指出,肝炎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建立病毒性肝炎防治协作机制,是消除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一步,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2021年以来,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海南省成为了全国首个启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的省份,并取得了优秀的防治成果。王宇表示,未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还将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指导下,全力推进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肝炎防治工作,最终在全国实现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

标签:

猜你喜欢

扫清肝炎防治路上的“拦路虎”——写在2023年“世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李诏宇肝炎,即肝脏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肝脏病变,是我更多

2023-07-28 11:26:47

AI增强夜视技术让自动驾驶无惧黑暗

与以前的热视觉形式相比,新技术可创建更清晰、更有质感的夜间图像。图更多

2023-07-28 11:26:54

世界肝炎日,如何呵护我们的小心“肝”?

2023年7月28日是第13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坚持早预防,更多

2023-07-28 11:22:10

一种让水稻增产的重要基因发现

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通讯员?蒋朝常7月27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更多

2023-07-28 11:22:17

银耳:无愧民间“清白菜”

银耳,又叫白木耳、白耳子,因其附木而生,色白如银,撕成片后如同耳状更多

2023-07-27 17:17:01

薄荷溽暑漫清凉

苦夏如蒸笼,让人身心焦躁火烧火燎,格外向往清凉之物,睡凉席,吃凉面更多

2023-07-27 17:18:03

压花画:浓缩的自然景观

(图片由作者提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萃取上千种生机盎然的植物,构更多

2023-07-27 17:17:21

“中国天眼”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

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利用“中国天眼”,对著名微类星体GR更多

2023-07-27 17:28:55

我国科研人员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为培育高产品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记者于文静)近日,由万建民院士领衔、中国农业更多

2023-07-27 17:17:29

今年高温频发,“厄尔尼诺”开始“发威”了?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热!热!热!”自6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更多

2023-07-11 21:20:49